|
石山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工业区东北部,紧邻京沈高速秦皇岛东出口,因村南有东青山、西青山守护村庄门户而得名。石山村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33亩,共有农户340户,825人,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为主,二、三产业以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为主。2013年全村实现年社会总收入8760万元,缴纳税金323万元,村级财务年收入85万元,人均年收入9060元,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提供文明新保障
石山村按照区委、北部工业区党工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全面加强村庄文明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刘玺祥同志任组长,村主任吕金刚同志任副组长的文明村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把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入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每半年进行工作检查,年终按责任内容进行打分考核,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石山村党支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有党员54名,成立了党小组6个,坚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并针对学习内容开展了两次知识答题;邀请党校王海英讲师来村宣讲以“学习十八大精神、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题的党课和以“树讲聚促”为核心的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014年7月,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课讲座。同时,在党员队伍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及“星级管理、千分考核”等党建新机制,并实行“以岗定责、以责促为”,为建设幸福乡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基础。
灵活创新、多措并举,打造文化新风貌
石山村积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万元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健身怡园”,投资4万多元增添了种健身器材13件,投资70余万元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村民中心和百姓大舞台;购置了电教设备、各类图书、光盘,强化了活动室、图书室、学习室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文明建设活动和文化成果展示的载体更加丰富。石山村先后创作村歌、村徽并提炼形成石山精神,深入挖掘既有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石山文化之根、品德之源即“孝、善、诚、礼、廉、和”,绘制传统文化墙32幅共600平方米,廉政文化宣传画16幅,制作展牌12块,形成了传统廉政文化大家学的良好氛围。坚持开展广场舞活动以及组织歌唱爱好者每周开展活动。组织了多场以“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和“喜迎十八大、励建新家园”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2014年5月7日,还举办了“全民携手励建幸福村,人人筑梦共述中华情”文艺晚会。印制了《石山村志》、《乡村文苑》、《坚强的战斗堡垒——海港区石山村党支部近30年奋进历程》、《百姓楷模榜》、《石山村在前进》等书,拍摄、录制了《石山——文明生态新农村》、《时代先锋续写新篇章》等专题片以及《燕赵大地上的石山村》历史珍藏片。为进一步继承和丰富石山人的文化生活,发扬石山人精神,进一步提升石山村的文化软实力,2013年出版编纂了《石山人老照片》相册,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4年下半年计划出版《石山人祖训家风》,以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继承传统家风文化。
树先立典、崇德助困,树立社会新风尚
在全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先进典型事迹为素材,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了“民慧村兴,文明致远”的浓厚社会氛围。石山村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有力地维护辖区治安和稳定,使得全村多年来无上访告状、村民无违法违规现象,形成了和谐安定的良好氛围。多年来始终坚持“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工作,并保证100%的参选率,增强了村民爱家为家的情感,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2006年,石山村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慈善互助会,被提名推荐为省级“善行河北先进单位”几年来,通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辖区民营企业主、村民代表及村民的爱心奉献,慈善互助会已先后筹集善款11.3万元,慰问村民50余户并向孤儿捐款近万元。
落实制度、发扬民主,创建文明生态村
在文明村庄创建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型新农村。大力实施“1213”绿化工程,先后投资120万元,累积硬化村庄道路14800平方米,栽种龙爪槐、香花槐、核桃和樱桃等苗木近2万株,建花坛6个,修缮街口过路桥18个,2011年硬化东出村口路面并治理积水,2013年修缮村东泄洪渠400延长米,有效保护了周边耕地;同时,因地制宜增设垃圾点,完善垃圾清运制度和清扫员岗位责任。基础设施的强化、村容村貌的改善,为村民营造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石山村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发展近郊文化生态型新农村为目标,努力推进民生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环境改造、注重文化发展工作,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强化各项保障政策,加快村庄的发展。先后获区、市、省、国家级文明村,区、市级文化先进示范村、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红旗党支部、市文明村镇标兵,中华妇女联合会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