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下庄管理区东新庄村被列为省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结合基层建设年、文明生态村创建等活动载体,该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全面展开。
村庄基本情况及产业特色
东新庄村共有284户,877口人,其中党员33人,村民代表9人。村庄总面积2234亩,其中耕地面积1534亩,以蔬菜种植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生姜种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人均纯收入7259元。
东新庄村座落于下庄管理区东部,102国道南侧,属平原区,土质肥沃,水源充沛,交通便利,适宜蔬菜种植。该村是生姜种植专业村,已有二十多年的种植历史,由零散户的小面积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片种植。2013年,生姜种植面积达930亩,年产生姜3500公斤,已成为全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恒野、欣荣和凯旋3家农民合作组织合力,共同服务于全村生姜产业种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式经营模式,逐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前期工作简要情况
按照省、市农村面貌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统一部署,工作组2月24日驻村以来,及早安排、主动对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了驻村工作的良好开局。
访谈结合,尽早摸清底数。一是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座谈,走访慰问老党员、老革命军人、贫困户,与村支书、主任碰头谈心,接待群众来访等形式,了解基本情况,倾听真实意愿。二是集中利用两周时间,分组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访调查,深入宣传省、市委改造提升精神,切实了解村民所思、所盼,并逐条记录,梳理归纳,力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止目前,共走访村民270多户,填写民情记录单100余份,接待群众来访20人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2条。
现场踏查,形成初步设想。在入户调查走访的同时,针对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就村庄道路硬化、污水排放、照明亮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饮水安全、文体活动场地等,多次进行实地踏查,形成改造提升的初步设想。
虚心请教,提升工作经验。先后与县委农工委、县委宣传部、县规划局、县提升办、下庄管区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多次联系与沟通,学习请教好做法、好经验,并在政策指导、项目帮扶等方面寻求支持和帮助,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为下步工作顺利开展铺路搭桥。
“龙头”引领,填补规划空白。积极与市县规划部门协调联系,加快村庄规划编制,以高标准、全覆盖的规划引领,带动改造提升各专项工作开展。目前,村庄规划已完成现场踏查,编制工作正抓紧进行。
清“喉”亮“嗓”,村广播全覆盖。针对村广播室设备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及时向市政府办公厅领导专题汇报,在办公厅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专款购置转发器、大喇叭、话筒等设施,实现了该村广播全覆盖,为村两委、工作组与村民之间搭建了一座入耳入心的“民声桥”。
建章立制,工作规范有序。驻村当日即制定了联系群众、学习、工作、例会、考勤等多项制度并上墙。将工作提示、工作日志、民情记录、群众来访、上级文件、领导讲话、学习资料等分类归档。按照省市驻村干部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五不准”,自觉维护工作组良好形象。
近期工作打算
围绕15件实事,结合前一阶段入户走访、实地踏查情况,就该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拟于近日与村支书、主任沟通协商,适时召开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进行专题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待结合上级有关具体精神,修改完善后拉出“单子”向政府办主要领导汇报。
主要道路硬化。拟硬化村内主要道路,包括连接102国道入村道路和连接抚南连接线道路。近期,拟邀请县地道站专业人员现场勘测。
道路、街巷亮化。拟将连接102国道入村道路每隔50米安装一盏太阳能路灯,主要街巷每隔30米择户安装节能灯照明。
村庄排水。拟邀请市排水公司专业人员入村勘测设计。
饮水安全。拟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市环保局专业人员入村检测水质,及时向村民公布检测结果。拟邀请市县水务部门在村水质较差地块打深水井并预置管网。
村民中心。拟在村东建设集休闲娱乐为一体村民中心,硬化、亮化场地,设置休闲桌椅,购置文体器材。
沿西河景观带。拟在与东吴村交界的西河东侧打造景观带,包括河沿绿化、河堤围砌、辅路硬化、景观照明、标识设置等。
垃圾处理。通过管区协调县城管局,尽早建设垃圾转运站。会同管区和县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