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间,秦皇岛开发区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投入、优先保障、优先发展,探索形成了政策扶持、就业扶助、保障托底、教育优先、民居改造、文化塑造“六位一体”的民生发展模式,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2014年5月30日,秦皇岛开发区因在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被授予“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开发区”荣誉称号。
2004年初,为促进农民就业,开发区以促进农民创收和创“五好村(社区)”“五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双创”举措应运而生;为提高规划区外农村土地的产出效益,开发区专门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将承包地流转给开发区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
“双创”引领、就业培训、失地人员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开发区的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仅2004年以来的10年间,开发区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措施,直接减免各种税费350万元,扶持自主创业项目466个,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3%,带动农民创收23.6亿元,失地农民平均年收入超1.8万元。
住房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建立第一个农民返迁小区——孟营新村开始,开发区已经先后建成渤海家园、邢庄家园、金江家园等9个城市社区,总安置面积202万平方米,1.3万人搬进新居,开发区的村民变为了市民,原来的小村落也变成了现代化的社区,附近商场超市一应俱全,曾经村庄的静寂,演变成了如今城市的繁华。世代农民成为“城市人”的梦想得以实现。
老岭沟村村民张希友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复员军人,2013年,老人生了一场病,做了2次手术共花费22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了10800元后,开发区民政部门又给了他7000元的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算下来,老人这场病自己只掏了4200元。
像张希友这样的老人,在开发区不占少数,“看病难,看病贵”在他们眼中已成为历史。2013年,开发区新农合筹资总额1810.86万元,参合农民53148人,参合率为98.5%,连续6年稳居全市第一。开发区首次拓开了门诊统筹工作,从而避免了农合资金和个人医疗费用的浪费,使参合农民更广范围地享受政策惠济。开发区组织力量通过深入16000户居民和18000户村民家中调查走访,共建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59810人,建档率98.4%,电子档案100%。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开发区建设园林式医护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另建14个农村老年幸福院、2个社区日间照料站,使开发区老人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
下一代,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希望。30年间,开发区累计投资10.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24所。硬件设施日臻完备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开发区教育局出台了“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和“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城乡教师相互交流、邀请教育专家传授教育经验、赴外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打造出一支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新型教师队伍,成为开发区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全区中小学重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创建,燕大附中确立“学习自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的管理观念;第一中学的国学教育,校本教材教学有声有色;第三小学的书香校园,以“晨诵、午读、暮醒”的新教育方式开启校园学习的新理念……开发区各个学校个性化的有益探索,丰富了教育改革的实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3年以来,开发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占可用财力的五分之一,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已成为开发区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建区以来,开发区在经济技术开发的同时,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培育,重视加强正确舆论传播与引导,先进文化的弘扬与积累,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提升。先后创办和与主流媒体合办了自己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统和新型的新闻媒体;修编了《开发区志》、编纂了《开发区年鉴》、创办了《开发区文学》期刊;开发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创业杯”运动会、开发区文化艺术节、“文化月”系列活动,已成为开发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40个农家书屋、众多的企业图书室在书香社会和学习型开发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