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教育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双向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琦
2020-06-02 17:08:46
分享:

近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双向融合“课程思政”示范课——“《资本论》选读”已接近尾声,这门课在延续双向融合模式的基础上,又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将引导式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前预习、线上课堂教学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形成了“反转课堂式‘《资本论》选读’QQ群教学模式”,这是学校双向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出的网上教学的“课程思政”新路径。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双向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是以步骤化、理论化呈现出来的适合理工类院校各专业课和通识课的一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周立斌、韩鹏、王宪良等学校“课程思政”骨干教师探索出的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基础上,团队成员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形成而来。这种教学模式以每一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为核心,通过课前教案设计,把思政课教师、各相关领域的教师融合在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的教学体系设计之下,从而形成了强强联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过课堂教学团队的联合授课,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人文、思政、专业等知识的相通性和互补性,而且使课堂的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形成了无缝对接,达到了“课程思政”要求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在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授课模式中,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讲科技,又讲思政,共享优质资源,能够有效解决科技与人文‘任督二脉’长期阻隔的弊端。”周立斌谈道。

小试牛刀 收获师生一致好评

2019年秋季,周立斌和韩鹏共同讲授《工程伦理》课,进行了双向融合“课程思政”的初探索。

“在大数据时代,不仅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失去了合理性,就连人的身份和权利也成了问题,因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不仅有社会身份,还有数字身份;人不仅有公民权利,还有数字权利。那么,何谓大数据?大数据时代人的身份和权利都有哪些?下面,请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的韩鹏老师来解答这些疑问。”在《工程伦理》“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课上,周立斌以一段令人深思的开场白引出韩鹏作专业知识的讲解。

周立斌讲授《工程伦理》课。

“未来的我们很有可能从事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我们也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要服务的对象,无论我们是参与者、管理者还是普通的用户,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请周老师作进一步讲解。”两位老师的搭配讲授让课堂节奏更加张弛有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韩鹏讲授《工程伦理》课。

这种由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联袂主讲的《工程伦理》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学校其他专业的老师现场听课。计算机技术专业19级研究生游海涛谈道:“两位老师一个理论一个实践,非常互补,让我们对于工程伦理方面的道德提升不仅有理论上的正确认识,也看到了近些年来,专业领域发生的由于个人伦理观念缺失而产生的具体事例。”

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上效果显著,而且还起到了“课程思政样板课”的作用,使一些对“课程思政”教学有疑惑的教师,通过观摩,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效果、方式等有了新的认识,消除了从事“课程思政”的疑惑。“我们尝试打造一个‘样板间’给老师们呈现直观的效果。”周立斌表示。

深入实践 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

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要取得满意的效果,任何模式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目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探索出的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模式,不仅能以样板课的方式展现出来,还通过步骤化的形式把这种模式的探索过程总结出来,供兄弟院校参考和借鉴。

该模式的探索共分“三步”。第一步,以研讨会为“课程思政”改革的突破口,找到各专业的融合点。通过开展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研讨会,让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聚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第二步,打造跨专业、跨领域的“课程思政”精英团队,形成示范效应。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先后打造了“《资本论》选读”、“计算机网络”、“工程伦理”等跨专业、跨领域的“课程思政”精英团队,不但形成了对专业课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示范效应,而且把精英团队建设成为一个小型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培训机构,成为专业课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孵化器”。第三步,鼓励“课程思政”精英团队的成员以各种形式指导原有专业课的教学团队,使原有团队“脱胎换骨”。鼓励“课程思政”精英团队的成员,以加盟、协作、合作等多种方式指导原有专业课的教学团队,使原有团队的成员更深入领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进而带动全校的“课程思政”改革。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课程思政”双向融合交流会。

在学校领导的推动下,在各个学院和有关教学部门的配合下,双向融合课“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逐渐壮大,示范课程也逐渐增多,例如,张晓飞、韩鹏讲授“广告学”,周立斌、韩鹏讲授“形势与政策”和“工程伦理”,秦飞、贺晓敏讲授“形势与政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等。这种别开生面的双向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保障了各专业课的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而且使“课程思政”的教学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大部分课程改为线上教学,双向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网上教学的各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周立斌和王宪良探索出的“反转课堂式的‘《资本论》选读’QQ群教学模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QQ群截图。

课上,周立斌引导学生将《资本论》原著问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在交流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思想内涵。王宪良负责组织课堂,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效果,将学生课堂上对问题的回答、结课论文和心得等进行筛选和整理,形成文字材料,为后续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编写积累素材。“《资本论》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不过线上课堂能够让我们敢于发言、愿意讨论,同学们的思想火花给了我不少启发。”17级经济学院学生熊派派说。

学生熊派派上《资本论》选读课。

当前,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获得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周立斌、王宪良、卢忠民等老师的“双向融合的‘课程思政’授课模式探索”获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9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周立斌主持申报的“双向融合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获批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讯员齐芳)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