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月4日讯(记者 王震军)1月4日下午,“秦皇岛市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闻发布会召开,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韩立军: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秦皇岛市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张利华,秦皇岛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心负责人王素梅和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与社会事业科科长孟鹏翔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张利华同志介绍整体情况。
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张利华: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对各位记者和所在新闻媒体单位多年来对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工作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秦皇岛市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水平、民生工程农村厕所革命、和美乡村创建等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抚宁区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称号,北戴河区荣获“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项激励县”表彰,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区、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分别获评“河北省村庄清洁先进县”。2023年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考核评估位列全省前列,全省农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集中整治暨沿海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下面,我就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的主要成效作以下简要发布:
一、工作安排“三级部署”,党建引领责任落实具体化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为定位,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高站位谋篇布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久久为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力量,积极调动各县区、各乡镇力量,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落实。2023年度,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入海河流环境综合整治暨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动员大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誓师大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议”等高规格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秦皇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方案》《秦皇岛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入海河流沿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重要推进方案。各县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直接责任,全面动员部署,全面组织引领,全面破解难题,全面宣传发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落实落细落地。各级党组织书记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明确层层包联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基层干部下沉一线、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格局。
二、乡村发展“三个结合”,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精细化
秦皇岛市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村庄建设同步进行,与村庄风貌、产业提升、乡村治理相结合,以清洁的农村环境、美丽的乡村生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美丽环境出效益”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理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同步美丽的发展定位,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精心围绕提升旅游消费品质,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一批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生态康养为一体的和美乡村示范片区。2023年,我市重点打造1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8个市级示范片区、7个县级示范片区,209个村开展省级和美乡村创建,打造23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按照干净整洁村、和美乡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逐村明确提档升级目标和年度建设任务,分类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因地制宜建设城郊集约型、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八型”和美乡村。从“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生态宜居”基本条件出发,深入实施乡村规划编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环境绿化美化提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善治乡村建设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等六大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和美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注重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品牌创建工程,强化建设美丽、经营美丽同步推进的理念,协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绿色通道。以长城党建示范带、沿海片区党建示范带为引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风文明程度,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农耕文化”“石径小路”“傍水休闲”“花海廊道”等各美其美的和美乡村新图景,一批批村容村貌美、服务设施美、生态环境美、富民产业美、社会和谐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不断建成,持续打造出了一批和美乡村“秦皇岛样板”!
三、机制建设“三效融合”,动员引领巩固成果常态化
秦皇岛市不断探索以良性化、长效化的机制建设,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易松懈、易反弹”和“干部干、群众看”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得到持续巩固和全面提升。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全市建立起市领导包县区、县领导包乡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网格的层层包联责任制,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开展志愿服务和义务劳动,带领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建立周报告、半月观摩拉练、每月调度部署、每季通报排名、半年考核评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持续暗访督导、约谈提醒和追责问责等责任落实机制,建立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刷村”督导机制和“分类问题台账”机制,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基层主体、全民共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良性格局全面形成。二是持续推进示范引领机制。制定全市统一的村庄环境整治标准,从村庄环境的局部“净”向整体“美”转变,初步形成了“六区全域示范,三县整体推进”的全市域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新格局。市、县、乡三级持续开展观摩拉练,对标学习先进,补齐短板弱项,比学赶超氛围空前浓厚。部分县区开展片区攻坚、星级评定、擂台比武、双周联动考评、流动红旗等评选表彰机制,周周有主题、月月有评比,以考核奖惩倒逼各乡镇、村切实扛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三是不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建立全市“红黑榜”考核评价机制,将评比结果与工作绩效、干部任用、奖惩问责等直接挂钩,定期发文公布,对黑榜乡镇、村实行重点管理,明确包联责任和出列期限,定期考评监测,推进效果明显。全市普遍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在全市域范围内推行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网格化”管理机制、“门前五包”机制和《村规民约》约束机制,奠定了村庄环境整治的全方位多重负责格局。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河长制、路长制、坑塘长制、文明家庭评比、美丽庭院创建、卫生乡村、森林乡村等长效管护机制,聚焦“屋边、路边、河边、村边、林边”等薄弱部位,开展“全覆盖、无缝隙”大清扫大排查大整治,全力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根基。通过“三项机制”相互贯通,常态化巩固绿色生态“秦皇岛成果”。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韩立军: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1.记者:我市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创建的总体布局如何?创建成效如何?
秦皇岛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心负责人王素梅:
我市各县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推进,科学布局谋划了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北戴河区以和美乡村全域示范区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和美乡村创建的全覆盖;海港区长城旅游沿线祖山-石河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依托绿色生态优势,打造“见山见水见乡愁”的山村传统建筑风格,沿线100多个村庄将陆续纳入省级和美乡村创建片区优先打造;山海关区以北部长城沿线大樱桃绿色廊道为底色,结合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融山、海、关、城、历史名城、书法名城等文化元素,集大樱桃、水产、花卉、蔬菜、特色果品、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供销等生态元素,将和美乡村与特色农业产业、长城旅游文化产业园融合发展,从“美丽乡村”起步,向“美丽关城”演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旅游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昌黎县围绕联峰山革命圣地、葡萄沟产业带、葡萄酒产业园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卢龙县围绕柳河山谷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融合休闲旅游、特色民宿与农业产业化为一体,体现“品美酒美食、住湖光山色、赏田园风光”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抚宁区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分别依托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项目,建设成山奇水秀的大新寨镇特色旅游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和物产丰厚的肖营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北戴河新区加强康养产业发展,围绕“渔田小镇”特色旅游观光项目,推动和美乡村与沿海渔村、产业兴村融合互促。
2023年以来,我市认真制定了《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此为统揽,全面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和美乡村创建有序推进,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一是村庄规划引领作用凸显。各创建村按照“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明确任务清单和创建时间表、路线图,集合各种要素积极主动开展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基层干部和群众创建热情高涨。二是村庄容貌全面改善。聚焦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厕所改造、村庄清拆治乱等重点任务,突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根本目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容貌明显改观。三是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得到加强。加强村庄闲散土地集中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部分村庄将原来的死角死面和纳污坑塘规划建设成“小景观”“小舞台”“小游园”“小型亲水乐园”等新的景观节点,农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四是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各创建村实现了管网入户,用水用电既安全又有保障,村庄主街道和巷道因地制宜普遍硬化,实现了从“村村通”到“户户通”,村庄主要场所亮化全覆盖,农村户厕“愿改尽改”“应改尽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居民的便利度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进一步缩小。五是农村更加稳定和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美丽庭院创建,积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彰显乡村特色文化内涵。六是乡村产业全面发展。有效利用村内资产和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林草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努力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记者:请问我市2023年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如何巩固整治成果?
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与社会事业科科长孟鹏翔:
2023年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我市在广大农村全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到9月初基本结束,转入常态化推进阶段。攻坚行动期间,全市广大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集中力量,主动参与,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共建美好家园大会战,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0086万元,清运生活垃圾17.8万吨、建筑垃圾11.1万吨,清理整治纳污坑塘2307个、黑臭水体1536处、河道420万延长米、污水直排问题4580处,清理整治侵街占道、乱堆乱放问题和卫生死角死面7.6万处,清理整治私搭乱建、超范围搭建、乱圈乱占问题4784处,清理整治残垣断壁和修复破旧墙体5.8万延长米,拆除废弃房屋、废弃厂房圈舍、废弃宅基地315处,清理街道养殖3633处、畜禽粪污堆积6762处,整治养殖污水直排问题8424处;新增空闲地绿化9.8万平方米,建绿化围栏4.2万延长米,硬化或修复道路14.6万延长米,建设排水边沟2.3万延长米,设置路肩围挡5.4万延长米,安装路灯738盏。通过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作为环境整治受益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围绕“十清”行动,全面巩固百日攻坚行动成果:①清杂草丛生,确保村庄可视范围内、进村道路两侧、“小三园”及绿化带内无杂草丛生、无枯黄作物、无秸秆枯枝;②清乱堆乱放,对村内公共场所和农户自家门口周边随意摆放的废旧家具、废旧建材、秸秆柴草、杂物、土堆、石堆、砖堆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实现整洁有序;③清积存垃圾,完善垃圾市场化处理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清扫彻底、清运及时,杜绝散落垃圾、积存垃圾、垃圾桶外溢等问题;④清农村污水,农村家庭和小企业、小商场、小饭店、小作坊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有效治理后达标排放,坚决杜绝污水横流或直排入河;⑤清畜禽粪污,加强街道养殖问题整治,对于临时堆放的畜禽粪便要做到随堆随清,养殖污水必须经有效治理后资源化利用;⑥清残垣断壁,对村庄公共空间特别是街巷道路两侧的非法建筑、废旧房屋、废弃宅基地等进行集中拆除,彻底清理;⑦清死角死面,加强进村道路两侧、村庄周边、小街小巷、河道沿线、树林、空闲地的环境集中整治,杜绝“垃圾杂物搬家”;⑧清庭院内外,引导村民主动清理厕所、院内外、室内外垃圾杂物,实现厕所、庭院、室内干净整洁有序;⑨清河塘沟渠,督促各级河湖长、坑塘长认真履行相应职责,杜绝向河道、沟渠、坑塘内倾倒垃圾、倾倒污染物、堆放柴草杂物等现象;⑩清道路沿线,加强进村路沿线、村主干道路和街巷道路的全面清理,对道路沿线企业、商户侵街占道经营、经营秩序混乱、乱堆商品杂物、随意丢弃废弃物等问题联合整治。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韩立军:
感谢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也再一次向三位发布人致以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