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0月11日讯(记者 郭政)10月11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秦皇岛市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刘海滨: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秦皇岛市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秦皇岛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猛、秦皇岛市科技局人才与成果转化科科长巴生龙、秦皇岛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合作科科长乌江慧、秦皇岛市科技局发展规划科科长 魏海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秦皇岛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猛介绍整体情况。
秦皇岛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这次新闻发布会我们主要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秦皇岛市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构建协调推进新体系。一是明确新质生产力项目标准。依据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典型特征,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传统化产业转型升级、国产替代等方面,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际,明确9条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势项目遴选条件。二是建立项目遴选和管理机制。采取条块结合、分类评估的方式,在全市范围遴选出25个新质生产力优势项目,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5个产业领域。每个项目均明确了先进性、进展、前景和诉求,建立领导包联制度,列出解决项目诉求的推进举措。三是强化新质生产力项目支持。对优势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招聘、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专班,定期听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
二、支持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支持驻秦高校、领军企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着力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团队成功合成纳米孪晶金刚石,刘日平院士团队成功开发低密度高性能钢铁、低模量高强韧锆合金等系列亚稳材料,一批重大成果相继涌现。二是加快战略性技术突破。建立战略性技术“发现——遴选——做强”机制,凝练事关全市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技术,在人才、平台、金融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哈电重装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本征晶体集成电路等级氟化钙光学晶体制备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纳入河北省战略性技术清单。三是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技术。加强前瞻谋划部署,依托北戴河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政策、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细胞技术、生物制造、合成生物等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技术,阿洛酮糖项目、胆红素项目、合成牛黄项目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相继落地。
三、加快场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一是建立常态化成果收集机制。紧密结合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深入驻秦高校开展科技成果挖掘采集工作,及时掌握高校科技研发动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向企业精准发布推送。线上共发布驻秦高校专利成果2900余项,69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围绕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市域主导产业发布场景清单696项,促成供需对接45项,签约落地27项。成功争取国家2023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生命健康专场活动在我市举办,6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三是特派员、特派团助力校企合作。推进科技特派员向二、三产业进军,从驻秦高校选派195名专家教授入企帮扶,累计助力企业转化科技成果230余项。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16个,转化科技成果21项。
四、加强主体培育和载体建设,塑造产业发展新根基。一是持续推进孵化载体建设。拓展完善创新孵化服务体系,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孵化体系,健全产业服务链条。全市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家;建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8家,市级9家。二是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计划,开展“伴企成长”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资源、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693家、4204家、425家。三是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工程。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每年筛选3至5家高成长性企业打造科技领军企业。中信戴卡、中铁山桥、泰和安科技、哈电重装等4家企业获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泰和安科技、哈电重装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五、强化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一是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市域主导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的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建有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研发平台35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96家。二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市域内各类创新主体联合京津高校院所和优势企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与京津组建合成生物制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推动北化工生物产业研究院“河北省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晋升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三是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工作。出台“人才强秦”25条政策,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鼓励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秦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探索设立人才创业基金,实施“人才贷”,助力人才解决融资难问题,带动资源要素向人才产业化项目集中。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技局将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开创创新主体活力迸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氛围不断浓厚的新局面,为秦皇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刘海滨:
感谢王猛副局长的详细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1.记者:请问秦皇岛市打造创新应用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秦皇岛市科技局人才与成果转化科科长巴生龙:
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生命健康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有序、高效、因地制宜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进一步激发场景应用新动能,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赋能新质生产力。
一是建立常态化场景收集机制。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创新应用场景摸底和自荐工作,对征集到的创新应用场景进行系统分类,经严格评选后将优质创新应用场景推荐至省科技厅。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高/差压铸造铝合金制品飞边打磨场景”等7个应用场景已入选省科技厅创新应用场景清单;“秦皇岛玻研院低能耗薄型中空玻璃窗系统技术示范工程场景”和“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生物制造基地场景”已列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未来城市场景建设清单》。同时,常态化挖掘收集驻秦高校科技成果,依托秦皇岛产业技术研究院信息共享平台和驻秦高校网络平台,已发布驻秦高校专利成果760项,转化落地433项,签约金额1.55亿元,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应用。
二是构建应用场景梯次培育机制。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创新水平高、行业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应用场景,构建应用场景梯次培育机制,动态管理市级创新应用场景清单。围绕“业主应用场景”“技术所需场景”的不同特点,按照场景需求、技术应用、合作模式等不断打磨、设计,以“成熟一批、推荐一批”方式,定期将成熟度较高、价值意义较大的创新应用场景推荐至省级场景清单发布库。
三是举办创新应用场景发布活动。持续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定期梳理市域内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资金等需求,定期举办创新应用场景发布活动。2023年,举办高质量政校银企对接会11场,发布场景清单696项,促成供需对接45项,现场签约落地27项。2024年,已先后举办政校银企对接会5场,近期将举办河北科师、东石油秦皇岛校区两场专场发布活动。
四是打造特色区域创新应用场景。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国家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等试点城市政策优势,瞄准行业前沿,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两大核心领域和健康旅游、特色医疗、康养医养、中医药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生命健康特色区域创新应用场景,并积极与河北省科技厅对接,争取列入《河北省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着力打造我市特色区域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记者:请问目前我市创新主体培育情况如何?为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市科技局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秦皇岛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科技合作科科长乌江慧: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发展,研究制定了《2024年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方案》,通过构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25家、693家。中小企业最需要帮助,我们主动服务、精准对接,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各项政策落实兑现,让中小企业也能实现快速奔跑。今年已组织推荐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礼鼎半导体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等170余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120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服务指导。针对企业在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研发设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和存在的瓶颈短板,通过加大政策宣传、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文件资料汇编、发挥科技服务机构作用、强化企业辅导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针对今年高企、科小申报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组织众创空间、孵化器和科技服务机构进行培训交流,指导各服务机构加强对申报工作的跟踪指导,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二是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摸底工作。主动联系全市149家今年资质到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6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逐一了解情况,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提升,有目的地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工作,为做好今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期复审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坚持“全面支持”和“重点培育”相结合。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为企业发展需求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遴选出技术水平领先、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加大组织推动、抓好政策落实、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强化公共服务等措施,努力促使一批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催生更多重大科技成果。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科技型企业已经成长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强化“政产学研金服”融合贯通,抓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等重点环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记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情况如何?
秦皇岛市科技局发展规划科科长魏海: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我们是以年为计算周期。因为数据统计的原因,每年的10月份公布上一年度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23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还未公布,我就先介绍一下我市2022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情况。我市2022年研发经费达51.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GDP)达2.68%,位居全省第二,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4%)和全省平均水平(2.00%);增长0.9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为实现我市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市科技局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市科技局、市统计局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摸清各类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现状、深入剖析存在问题、认真制定针对性举措,确保底数清、问题清、思路清、措施清、重点工作清。
二是做好政策宣讲。共组织9场大规模培训会议,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补助等普惠政策进行集中解读,覆盖505家规上工业企业。针对企业在研发项目认定、费用归集方面的共性难点问题,分行业、领域组织12场培训会议,覆盖110家企业。
三是主动入企服务。创新工作举措,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驻秦高校专家、专业会计师组成的团队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地毯式”走访,辅导企业规范设置账目、归集费用,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研发项目界定难、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难点、痛点问题,从操作层面确保各项政策应享尽享。
四是加大科技项目支撑力度。充分发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自2022年以来,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协助全市企业、高校院所等成功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73项,争取立项金额达3.4亿元,撬动创新主体研发资金近9亿元,创历史新高。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刘海滨:
感谢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也再一次向四位发布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