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鼓词:旧时的腔调 古城的味道
寻着一阵阵古朴悠长的吆喝声,穿过山海关古城墙下的老商号关源昌,在一处古色古香的说书馆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穿传统大褂,双目微闭,聚精会神地弹着三弦,正在为京东大鼓说唱演员赵宝绂伴着奏。 “栖贤寺内曾栖贤,人人都说古城好哇,山海关的美名传哪……”韵味十足、高亢有力的腔调弥漫在整个说书馆。如此原汁原味反映山海关特色的鼓词,正是出自弹三弦的老人之手。老人名叫常毅,曾任山海关文化馆馆长,已是8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 翻开常毅工工整整手写的歌片儿,大部分是从坊间收集的民谣唱段:《腊月三十去种地》《正月十五闹元宵》《让座》等20多个唱段,以唱秧歌、西河大鼓、山东快书等艺术形式表演出来,有的是反映山海关民俗、特色的鼓词。还有一小部分的歌片儿内容,是老人根据多年的记忆,整理出来的在山海关消失的曲艺文本。 到底是什么记忆,深深烙在老人脑海中,迟迟不被抹去?“记得小时候那会儿,南门外西南角的一百多米长的说书场胡同里,说书的、唱戏的、喝茶水的,可热闹了。”赵宝绂回忆起来一脸的幸福:“这里简直成了我们的‘儿童游乐场’,一放学就过来撒欢儿,踅摸个地方蹭书听。”山海关说书场由来已久,袁阔成、刘兰芳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也曾在这里表演。 南来北往的多种民俗曲艺,在古城交融流传下来,“大口落子”就是其中之一。常毅说,“大口落子”是现代评剧的前身,解放初期由唐山传至古城。“现在山海关很难寻出这个味儿了。”说话间,老人提气、收腹,亮嗓唱了一段《八月中秋》,这是当年家喻户晓的一首曲子。凭着记忆,老人把流传过的段子记录、传唱。 最近这几年,常毅和几位曲艺爱好者聚在一起,在关源昌的说书馆里表演,努力培养观众听书的习惯,他们从心底里希望这门艺术焕发青春。他们欣喜地看到,来往的游客喜欢听这旧时的曲调,也有周围市民在茶余饭后,搬个小板凳来这里聆听。 然而,常常会有一层阴霾蒙在常毅心头,退休后的常毅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曾在山海关流传的鼓曲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来学,我们免费教。”老人说,“好东西需要传承下来,这些曲艺有古城的印记,它们说山海关的事,唱山海关的民谣,记录着这块土地上勤劳朴实的民风,只有听过这些曲艺,才能记住古城更多的味道。”常毅说,他永远都不会放弃这个希望。 (郭娜 胡博) |
关键词:京东大鼓,山海关,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