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没那么复杂
每年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这一节日的设置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促使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保健,顾名思义,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即养生。近年来,养生保健的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这些“新鲜事物”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其实养生保健万变不离其宗,不信,就听听这几位的观点。 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 仿佛一夕之间,大家都开始吃上了保健品,补肾、养颜、抗老、增寿……功能宣传得天花乱坠,消费者也屡屡买账。对此,著名医学病理学家、全军解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纪小龙认为,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补肾。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里的雄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食物能够补充的。”纪小龙说。 对于公认的养生保健有效方式之一——运动,纪小龙也有独到的看法:“咱们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正常人心跳1分钟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里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为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如果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每分钟100~120下(最好不要超过150下),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回圈带走,有助于身体的代谢。” 心态良好才能延年益寿 太平盛世,生活幸福,中年以上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了。而老年人则更是注重延年益寿。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山东省青岛市的老人宫锡进看来,第一位的还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可以说是科学饮食和运动的催化剂。 宫锡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前一阵子,老友打印了一份《宽心谣》坐车过来送给他,并表示让老年朋友互通有无,为身体保健养生,为延年益寿而共勉。他十分欣喜和感激地说了声“谢谢”就收下了,接着便大声朗读起来: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老友听完朗读后笑着说,听你朗读得很好,相信做起来也不会难!那就让咱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共勉吧。 养生保健别做惊弓之鸟 江西省九江县的退休教师陈奶奶是各类养生节目的忠实观众,每天都守在电视机旁看专家谈健康,还不时拿出本子记下来,十分严谨认真,一直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可是近段时间家人发现,身体没有大毛病的陈奶奶突然消瘦了不少。家人仔细观察后发现,陈奶奶变得“挑食”起来。原来,陈奶奶是因为看了不同专家说关节不好不能吃牛羊肉,笋干等食品对肾脏不好,香蕉吃了容易得肠炎等,导致她不敢吃这些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其实,没有必要拘泥于所有的养生保健知识。科学不是绝对的,时常可以看到,有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有的甚至缺乏科学的研究,而仅凭个人或者小部分群体的经验。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同样,人体的基因内环境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差异十分复杂,绝不可能都按照一个模式生活。养生保健,不要过于紧张。按照自己的习性,适量适度即可。 养生保健有章可循 虽然养生保健不可尽信书,也不可无书。如《黄帝内经》记载“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现代医学推崇“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国的中医理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个运动和变化的规律,顺其自然就是按照自然的要求,内养其心,外养其形。《黄帝内经》讲四季养生的时候说,夏季要“无厌于日”,越出汗越好,顺应阳气的开泄;冬天就要培养自己的抗寒能力,顺应阳气的敛藏。顺其自然,适应四季的节气,利用好人体的应激反应,温通经脉才能增强防病的能力。这些前人通过大量实践积累的经验值得借鉴。 养生保健是一种习惯,正如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指出的,“要管住嘴,迈开腿,快步走,少吃肉,八分饱。”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场所、使用健身器械进行运动,而是把运动贯穿在普通生活中。他10余年坚持“日行一万步”,节假日不缺“课”,健康生活方式使他精力充沛。 |
关键词:保健,养生,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