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式书画有今天没明天?
徐悲鸿 《春郊立马》
齐白石 《群蟹图》
傅抱石 《二湘图》
范增 《钟馗神威》(广东侨鑫拍品)
近日,有艺术评论家指出,当下美术界创作的标签化倾向炽烈。“如画人物,你将脑袋画成没有额头的,我画的都是鼻孔朝天的;画山水,你来个无勾无皴、一路染到底,我来个钝笔圆点、凡线皆似蚯蚓……”那么,标签化书画的艺术价值与美术意义到底如何?导致艺术创作标签化的原因有哪些?且看专家们的界定和论辩。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 标签化是为迎合市场刻意为之 什么样的作品体现风格类型,什么样的作品属于标签化,这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学术界定。简言之,风格类型是一个画家成熟的标志,而标签化往往是为了迎合市场刻意为之。 一位画家,一旦他的审美感觉、审美追求达到一定的高度,通常会形成审美的一贯性,画风也会趋于稳定,由此形成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观众一眼就能辨认出他的作品。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和画家的个性特征、文化积累及人生阅历紧密相关。只有画家的个人修养达到某种高度后,才会形成自己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代表了他的基本审美追求和判断。历史上的大画家皆如此,无论是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有自己典型的艺术风格。假如一位画家作品面貌变化多端、忽左忽右,这说明该画家还没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还在寻找自己的风格。如果一个画家一辈子画不出自己的面貌,就不可能成为大家了。 所谓的标签化,则是这样一种情况:作品呈现的面貌未必是画家长期积累、修为所形成的主动性审美追求,而仅仅是为了引发人们的关注度而制造的一种奇怪的、貌似个性的画面特征,甚至走向了“怪力乱神”,以为这样就能增加自己的辨识度。这恐怕和当前整个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有关,很多画家都想分一杯羹,唯恐别人不认识自己,因此有意识地弄一张标签化的面孔,以迎合市场。 除此之外,美术界有一些相对年轻的作者,由于天分比较高,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标签化,但此后他的创作便固化了,十年、二十年都一成不变或者不敢改变,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人的审美倾向会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修养的加深,不断进行调整,一个成熟的画家,其作品风格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变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假如一位画家的风格早早定型固化,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画家的天分不够,后劲不足,因此停滞不前;二是画家的这种风格类型被市场接受、被学术界认可,从此他不敢再变了,怕市场翻脸不认人,作品价格下跌,因此只能不停地重复自己。而后一种因素的干扰,恐怕是最主要的。 我一直认为,市场是把双刃剑,虽然艺术品市场的介入,推动了创作的繁荣,但也让一些缺乏定力的画家养成了惰性,甚至“一心一意”迎合市场。而标签化是比风格固化更为直接的迎合方式,必须加以警惕。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卡通一代”创始人 黄一瀚— 一部世界美术史就是标签史 在我看来,标签化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汇,每一位画家都应该寻找自己个性化的标签,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没有标签,难成一格,难称艺术。譬如“卡通一代”,就是我的标签。允许画家“贴标签”,这实在也是历史的进步,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艺术上的千人一面。至于标签的高低,能否为历史所承认,美术史学家们才是仲裁者,他们才应该去探究。画家只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去创造就可以了。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大家都在比谁画得准、画得像。比来比去,就是写实一条路子、一个模样。到了今天,画家们可以放开地比谁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树立了自我的标签,这绝对是好事情。 我现在的学生们,从入学第一天就明白一个道理—必须寻找到自己的“标签”,而且越早开始越好,不能说50岁以后再去寻找,那时候可能已经被时代抛下不知多少公里了,再怎么拔足狂奔恐怕也难以追上。今天,我们时代的号角是要彰显个性,表现自我,画家想跟随这个时代,自然要早早地给自己“贴标签”。何况,艺术是天才的产物,如果一个画家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天才,拥有了自己的“标签”,对整个艺术界而言,不正是多了一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张爱玲早就说过:“成名要趁早。”最近大热的萧红,只活了31岁,可是她的小说就是很灵动、很特别,那便是她的标签,是其天分的自然流淌,谁也不能轻易学到。 评论家书写美术史时,最主要就是寻找画家的标签,比如古典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等,一部美术史就是标签史。当然,不是哪位画家想贴标签就能成功的,有大标签、小标签之分,大的要有充分的能量去反映社会史和美术史的大动脉,小的标签则只能小小意思罢了,标签还有真标签、假标签,真的要有观念切入点和艺术语言的发现、创造和重构,假的就是毫无创造地拿一些古人的画和现成的画来拼凑模仿,但这只有懂艺术的人方才明白。 所以,艺术家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标签,其实就是发现自己天赋的过程。哪怕大浪淘沙,最后能经得住时间淘汰的不多,但正是有了这样的潮流,才可能出现真正的波峰—大师将在这些风格各异的画家中间产生。至于历史最后选择了谁,其实跟画家本人已经关系不大了。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 标签越醒目离艺术本源越远 “标签化”意指艺术表现上的程式化、标准化的“生产”,甚至是相同题材、相同内容的无限重复,而个人风格绝非如此。吴冠中曾说过,个人风格就像自己身后的影子,自己是看不到的,但它永远跟着你。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画界的一些山水画,一张画与另一张画的区别就是山头、树木或溪水等挪动了位置,而造型和表现手法都是程式化的组装;一些人物画则是同类题材的不断重复,像“老子出关”的画面,永远是一个老头、一个童孩和一头牛;“钟馗像”永远是黑须红袍加佩剑。人物造型、动作、姿势数千张甚至上万张都雷同。这类作品就是标签化制作的典型,如同机械化生产,有的更是流水作业。 是什么导致艺术创作标签化愈演愈烈?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对中国画创作和传统继承的误读,有的画家把个人风格当成了“商标设计”,一辈子就重复这样的表现样式,这其实不是艺术创作,仅仅是一名熟练工而已。机械化的反复不仅消灭了艺术上的创新,更谈不上倾注了艺术家的感情。有的人把中国画的程式表现等同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这是一种大大的误读,与现代文化精神和艺术发展格格不入; 二是作品被市场和金钱所绑架。当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受到先期市场认可后,因为作品好卖就被无限复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标签样式。因为,艺术创新就意味着市场风险,而保持原来的标签就可“一劳永逸”,不断在市场中捞金。 因此,标签化的作品,其实只是商业产品,而非真正的艺术创造。当千百件绘画作品如同一件作品时,它们凭什么可以称之为艺术品?我们又凭什么用买艺术品的高价格去买这些标签化的产品? 作为艺术品收藏者和鉴赏者,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标签越醒目,离艺术本源越远;风格越强烈,越接近艺术本真。只有技术铺陈,没有灵趣忽现,就不可能造就优秀的艺术作品。标签类作品的泛滥,意味着这些作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有今天没明天。标签式的国画创作,也难以在国际上获得影响。 艺术评论家、画家梁江— 反复强调标签的画家是忽悠 画家的风格化、符号化表达如果是在艺术的本体逻辑里进行的,应该得到鼓励和张扬,如果变成外加的标签,那就只是一种市场营销的策略,一种忽悠的工具,观众和藏家都要当心了。 画家追求个性风格,是必然和必须的;否则,作品没有创造力,毫无新意可言,是不可能在艺术史上立足的。但画家追求个人风格,就牵涉到了一个艺术的符号化问题。一些艺术家为了提炼自己的形式语言,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有所强化,譬如岳敏君作品中的大头,就是符号化的表达。符号化如果用得适度、合理,自然是艺术创造的一种方式,但如果符号变成了一种标签,就有害无益了。 所谓标签,是指作品中那些外加的,并非从艺术本体中生长出来的特征。由于这个时代强调个性,一些画家为了营销、忽悠,就通过某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来强调个性,凸显自己,以求名利双收。其实,他的作品中,既没有真正的艺术风格,更谈不上真正的符号。这当中的界限该如何划分,无疑必须从艺术作品出发,从画家的创造力出发。 画家个性风格的形成,其实很复杂,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状况可能都是促使他的创作风格变异、变革的机遇。艺术创造也一样,很多时候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什么也没有,直到蓦然回首,才忽然顿悟。因此,辨识一位画家的作品是否有独特的风格,是否有创造性,要对艺术史很熟悉,要对画家的个人情怀、所受的教育有深入了解,要将画家放置到他的时代和人生际遇中去进行综合考量,才能有所判断。 事实上,能够获得理论界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真正个性风格的画家,是很少的;创造了崭新符号、在艺术史上形成了某种突破性语言的画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当下整个社会都比较功利化、真正纯粹的艺术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能被蒙蔽,以为一个艺术家不停地重复某种画面,强化某种样式,就是风格和符号。很多时候,那不过是营销策略,以此掩盖自己创作上的贫弱。 |
关键词:书画,美术,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