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里的梦想……
闲暇时,工友们聊得最多是家庭和孩子。 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那是工友们家的方向。 一名30岁出头的年轻人,早已是孩子的父亲,却是这群工友里最年轻的。工友们常说,只有爱家的人才会来做这行,不然,犯不上这么拼命。 有时看着被自己扮靓的城市,李大姐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一侧墙面完工后,把上百米的钢缆拉上楼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到一米宽的吊篮是他们在工作中唯一可以活动的空间。 我们的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工作空间,与我们构成90度夹角,我们在东南西北的方向上奔走,他们大多在上下移动。他们有时会被叫做“城市的美容师”,美化着林立的高楼,却对自己的穿衣打扮一点儿都不讲究。这或许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高空的风尘…… 早上7点,一支小粉刷队又忙碌了起来。调配好一上午要用的涂料,搬上吊篮,就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吊篮里只能装两个人,一左一右,没有空间让他们换位置。电机启动后,嗡嗡声中,钢缆绷上了劲,吊篮缓缓升空。 来自陕西的李大姐跟老公唐大哥都在从事高层外墙的粉刷工作,也在同一支队伍,当天却没在同一只吊篮中。她说,老公要带带新来的工友,后来又隐隐地表示,其实他们很少在一起工作,怕万一吊篮在高空出了危险,就没人照顾孩子了。李大姐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上了高中,小女儿还不满十岁。夫妻两人跟着粉刷队到过全国很多城市,粉刷了上百栋高楼,但哪一栋她都没有住过。 “你说害怕,哪一个能不怕?”李大姐说,她做这行已经七八年了,毕竟比其他工作能多赚一点儿,还有一家人要养,所以一直坚持。 “如果不是为了生计,不是为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谁也不会来干这行的。”李大姐说,前些年,有工友在高空出了意外,那一家人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这件事给大家触动很大,从那以后,安全绳、安全帽绝不敢马虎。工友们说,即便如此,也得提防大风天气,风刮得吊篮直打晃,有时还赶上停电,多少次都吓出一身冷汗。 “我们在各个城市来回跑,不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每天都想得要命。只希望现在吃点儿苦,以后他们就不要再吃这样的苦了……”李大姐说。(本报记者周肖摄影报道) |
关键词:吊篮,高空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