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性价比"你考虑过吗?
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可见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 但国内就业形势可能并不如海归的期望。调查显示,约8成海归的月薪在1万元以下,甚至有四成左右的海归月薪不足5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留学的“性价比”不禁要打上一个问号。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孔悦 张女士的孩子正在读高一,她和老公一直准备在孩子高中毕业后将他送出国,为此两人省吃俭用,可近两年张女士心中慢慢打起了退堂鼓。“我的同事送孩子去美国读硕士,两年花了近一百万,可去年回国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月薪才五千多元。我们也不属于很富裕的家庭,孩子将来出国读本科要花一百多万,如果回国工作和本土毕业生薪酬一样,我们何必要把他送出去呢?” 现状 理想一两万现实只过半 近几年,随着海归就业竞争优势的日渐缩小,不少家长也像张女士一样开始纠结。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大约半数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元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但现实中,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 此外,57.94%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期望在北、上、广、深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但真正就业时多数去了浙江、山东等地,在北上广就业的人数排在了6到10名。 浙江宝利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副总裁王奇珍表示,企业用人都是考虑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如果一些岗位需要海外背景,才会重点考虑海归。至于薪酬,则由市场决定,人才多了,薪酬肯定不会特别高。“在我看来,海归与本土毕业生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现在留学容易了,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甚至感觉有些下降。” 探讨 起薪过高期待是否理性 不可否认,海归的价值确实没有十几年或二十年前那么大了。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俞仲秋指出,“如果海归愿意放弃一些过高的期待,更看重找到工作的契合点而不是最初的财富回报的话,海归在职业的发展上会有更大的后劲。”王奇珍也肯定了这种观点,“在我们公司,我发现很多有海外背景的人,提升的速度会比较快。” “今年,启德教育发布的《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第一份工作的年薪平均约为8.8万,而且随着海归工作年限的增加,其优势会逐渐彰显出来,通常在工作3年左右,海归在薪资和晋升空间上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有一些海归在留学时,没有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只是混了个文凭。”王奇珍说,海归要把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地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展现出来,把视野和格局观展现出来,把勤奋、务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 算账 5年回本属正常收获曲线 在谈到“留学”的性价比时,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表示,调查显示近八成的海归都认为自己能够在5年内收回留学成本,而这基本上也是一个正常的收获曲线。俞仲秋也认为,好的教育决定人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教育除了知识以外还包含了一个人整体的视野、修养、学习习惯,做事态度等。 -留学职业规划 预判留学专业5-10年变化 《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接近85%的留学回国人员有海外工作经历(含实习),平均工作时间为2.05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实习或工作经历的人数比例比前一年有了很大提升。据了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准备建立留学回国工作与创业指导部门,并为留学生建立实习基地。 目前,由于海归就业形势不是特别理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留学职业规划。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建议,在选择专业时,学生不仅要以目前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更要考虑毕业后所学专业的就业率、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可以适当听取专家意见,对留学专业今后5-10年的变化趋势做出预判。 根据教育部的调查,留学回国人员的学科相对集中,尤其商科是目前留学热点。“专业选择受经济发展、家庭背景、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某些专业扎堆的情况可以理解。”俞仲秋认为,正确的职业规划并不是刻意去强调差异化,而是把对各行各业深入的理解和第一手资料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根本上有更多的机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 |
关键词:留学,性价比,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