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秦皇岛频道>>健康

冻疮应急措施

来源: 搜狐 作者: 2015-01-13 21:30: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体在低温环境中,如果缺乏必要的防寒措施,或停留时间过长,引起体温调节的障碍,就可能冻伤肢体。最常见的是局部冻伤,又叫冻疮。冻疮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冻疮经常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一)冻伤的原因

  (1)气温过低,如-15℃,裸露的手指会被冻伤;-5℃,手指开始疼痛,麻木;7~8℃时长时间裸露的肢体也会发生冻伤。

  (2)刮风,潮湿,接触铁、石、冰块会加速散热,加强寒冷的伤害。

  (3)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者,缺乏体育锻炼者对寒冷耐受力差,易被冻伤。

  (二)冻伤的表现

  冻伤分为三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三)冻伤的救护措施

  (1)一度冻伤,可让病人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用辣椒、艾蒿、茄杆煮水熏洗、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35~42℃。

  (5)给予冻伤病人热饮料及止痛治疗。

  低热症

  寒冷可使人体组织冻伤并损害其结构、神经及血循坏,引起麻木及肤色改变。人体末梢部位首先受损。如手指、脚趾、双耳和鼻子。当其解冻时,会疼痛、肿胀,故使其复温时要轻柔,并请医生诊治。

  1.复温伤部使其缓慢、全面解冻。可利用未患处体热或将其浸入盆中温水(不要太热)中3分钟。

  2.用温水清洗局部。

  3.使患处彻底干燥,并敷盖一干净松软的垫子。

  4.多垫几个彻底干燥,并敷盖一干净松软的垫子。

  5.将伤员送医院诊治。

  即:

  1.若可能,将伤者转移至一温暖处。除去结冰的衣服,利用体温使其复温,如紧贴躯干、腋窝下、双手间等。使其隔绝寒冷。如果所处位置比较偏远,持续以上作法并送至急救中心。

  2.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3.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用一消毒的或干净、松软的垫子或敷料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4.再覆盖几块软垫以进一步保护患处,并用细带、绷带系一活结。寻求医疗救助或送至医院。

  5.再覆盖一层敷料确保包扎不要太紧。若伤员必须使用伤处活动,要尽量使其少受力,将伤员送至医院。

  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患儿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患儿,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冻伤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能力。冻伤寒冷季节从事室外作业或寒冷地区室内无采取设施的工作称低温作业。机体对寒冷虽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但可明显影响工作能力。在寒冷的作用下,四肢远端的指、趾、前臂、小腿和面部的暴露部位末梢血管,先扩张、后收缩、痉挛、组织缺血、缺氧、温度下降、血液瘀滞、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小血管发生血栓,局部组织坏死,则为冻伤。冻伤发生后,皮肤先潮红而后转为苍白,皮温下降,局部变硬。在冻伤发生的1-2天后,该部位皮肤脱皮,起疱,磨擦后引起表皮剥脱。若冻伤较深,局部除发生生硬、冷、白等变化外,还伴有知觉丧失。当给予冻伤部位皮肤以再保暖明,该区域转变为发红、斑渍、肿胀和疼痛,如果冻伤的程度严重,会导致肢体坏疽。冻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和年老体弱有病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胃肠功能障碍及急性病患者则更易发生。此外,疲劳、饥饿、酒醉等均会减低机体的御寒能力而增加冻伤的危害。冻伤的预防:①对从事寒冷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有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及经常患感冒、慢性鼻炎者,不宜参加寒冷作业;②冬季车间的环境温度,重劳动不低于10℃,轻劳动不低于15℃,以保持手部皮肤温度不低于20℃为宜,全身皮肤温度不低于32℃;③个人要学会防寒保暖知识,懂得冻伤处理,禁止饮酒,严控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④对冻伤部位的触摸尽量轻柔,以免加重损伤,局部处理方法,采用局部运动、摩擦、叩打等,并用温水浴复温,水温应由低至高(25℃逐渐加至42℃),然后维持在37℃左右,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切忌高温浸泡加重局部损伤;⑤若手、足冻伤患者同时伴有体温过低,应首先设法使体温回升,并尽快给予医疗处理,如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

关键词:冻疮,措施,健康

责任编辑:武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