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变“鸟笼” 难题如何解?
跑跳怕碰着!玩球怕磕着!如今的孩子成了“易碎品”——家长们恨不得把他们攥在手心里,校长们恨不得把他们放进玻璃罩里。而孩子们呢?丢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运动快乐。(5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校园越来越像“鸟笼”,已经是普遍现象。以所谓“排除安全隐患”的理由,有学校取消了单双杠、高低杠、铁饼、铅球等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还有学校规定学生在下课时,只有上厕所、喝水才能走出教室门。学生正常的体育项目尚且被取消,嬉戏玩耍当然更要受到限制了。 此举不仅剥夺了孩子运动、游戏的自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还会扭曲孩子的个性发展,最终造成体能与运动素质下降。目前,“小胖墩”和“小眼镜”数量持续攀升,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也现低龄化。曾有报道,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来访的俄罗斯少年队比赛以0:15惨败,“中国学生跑了20分钟就气喘吁吁”,青少年的体质如此不堪,令人忧虑。 对学校来说,校园越来越像“鸟笼”,是为了防止学生在校受伤家长追究学校责任。在新闻中,有校方表示:“没办法,如果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时间‘绝对安全’,出了事儿校方就成了被告”。事实是这样吗?如果加强管理,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无论是玩耍、运动都未必会出事。因此,说到底是教师责任意识的缺失。师生关系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为的不过是逃避自己的管理责任。 其实,学校不光要教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重视体育,让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始终应该放在教育头等重要的位置。校园越来越像“鸟笼”,显然已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破解校园越来越像“鸟笼”的问题,需要完善和确保校园的设施安全,落实相关制度,清除安全隐患,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放心地放逐天性的环境。同时,有必要引入保险机制,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但从根本上说,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本来就是老师的责任。 而这无疑需要刚性的制度制约,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情况必须纳入学校和老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已是势在必行。也只有如此,才能“倒逼”学校重视体育,从小学开始,就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让青少年拥有更多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钱夙伟) |
关键词:校园,鸟笼,考核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