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微博“互掐”何时休?
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微博“掐架”。微博截图 名校微博“掐架”,网友热烈围观,闹剧背后,折射出每逢录取季高校间生源抢夺乱象。乱象从何而来?背后有哪些真正问题?对学校和考生会带来什么影响? 名校“掐架”引爆网络热点 高考招生正在进行中,家长和考生在为如何填报志愿着急上火,一场发生在北大、清华两所名校之间的“掐架”大战却不期而至,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大、清华招生“掐架”事件的“引爆点”发生在6月28日上午,北大四川招生组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这两天,微信、微博上关于招生大战的讨论极多,某校输红眼之后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随后,北大四川招生组与清华四川招生组拉开“招生大战”,互指对方不正当抢生源。一个说“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北大的考生挨个打电话,称对方欺骗考生;一个则随即回应称对方拿钱诱惑考生。 随着事态发展,围观网友越来越多,当事两校也先后对此进行了回应,目前双方都已删掉互相攻击的微博。北大方面表示,坚决反对个别招生人员在招生中的不文明行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出现,望每个孩子都能进入适合自己的大学。清华则回应称,已重申招生相关纪律,要求有关人员删除微博,希望各招生组继续做好咨询工作,充分了解考生意向,服务好考生和家长。 “高分考生争夺战”背后的真问题 “中国网事”记者梳理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发现,每到高招报志愿,不仅仅学生和家长绞尽脑汁想着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最好,一些高校之间也为了获得分数更高的生源而“挤破了头”,专车接送、许以“重奖”、甚至安排招生组老师挨个“盯”考生,直到填报志愿提交的那一刻。 【现象1:同梯次学校间上演“高分考生争夺战”】 一名曾经参加过某著名高校招生组招生工作的教师表示,对于综合实力与录取分数线“旗鼓相当”的高校而言,由于报考学生的整体分数段比较重合,而高招录取标准几乎只看分数高低一项,因此各个学校都会卯足了劲争取更多高分考生。 “学校录取分数线高低是社会对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不光清华北大在争取全省前100名的考生,像复旦、浙大等高校也想要排名靠前的学生,甚至会为了一名成绩拔尖的考生而来回‘拔河’,几乎年年出现考生在决定报考A校后反悔改成B校的情况,因此,不到填报志愿那一刻,学校的‘考生争夺战’也不会结束。”这名教师透露说。 【现象2:“提前摸底”确保“打胜仗”】 据《齐鲁晚报》报道称,今年高考成绩还没公布,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国内名校的招生组老师就已经抵达青岛几所优质高中,甚至直接进驻高分考生家里,提前打响“生源大战”。 据《重庆晚报》报道称,今年重庆高考分数还未对外公布时,重庆高考文科状元刘楠枫就接到了北大招生组负责人的喜报。随即,还在成都游玩的刘楠枫被北大招生组专车接回了重庆。 东部某省一名重点中学的校长透露说,近年来,清华、北大等高校招生组会在高考结束后不久就提前到学校摸底,根据学生估分和学校反馈提前“锁定”招生目标,甚至挨个入户做工作。“很多工作都在高考前完成了,提前接触到考生,就能在高考出分后多争取一些报考的希望嘛。”这位校长说。 【现象3:不断加码的“诱惑”】 据媒体报道,不少名牌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还会许诺一些高分考生一旦报考该院校,将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而一些考生家长在这样的情况面前,也会借机“两头跑”,以孩子的分数为筹码,争取学校为录取自己的孩子开出更高的“价格”。“今年打算让孩子挑好专业,我们再去挨个找学校谈,反正是双向选择,哪里给的条件好就去哪所学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分考生家长说。 “生源大战”何时休? 近些年,炒作“高考状元”的事情频频发生。尽管有人大代表和主管部门屡屡呼吁“停止以任何形式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不过现实却几乎没什么改变。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高考发榜以后,就是个别高校“掐尖收割”的时候。高校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竞争理应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当下混乱的“高校生源战”,已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应该及时加以制止。 今年2月份,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张宝义表示,应该进一步加强督导监督力度,确保政策落实。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衡量一个大学的好坏,主要看师资和教学水准、培养了多少优秀人才,不应拿生源质量作为指标。名校之间有竞争是好事,关键要看争什么。如果能够在推进招生公平、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革除高校弊端、推进高教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展开竞赛,而不是暴发户比阔斗富般炫耀揽来多少“状元”。(记者陈弘毅翟永冠) |
关键词:微博,名校,评论,互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