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混迹书画圈的正确“姿势”
被小男孩撞坏的作品《花》 话说那日,有一艺术青年请教大师:这书画圈真真假假,扑朔迷离。我觉得自己无法参透其中迷局,特来请教大师,是否有混迹书画圈的正确姿势?只见大师深深地吸一口大气,于面红耳赤之际赫然吐出,随即归于平静。青年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大师是让我夯实功底,耐住苦楚,厚积薄发,才能处变不惊,超然于浊世之外!”大师微微一笑:“我是让你往死里吹即可。” 近日,在名为“真相达芬奇天才之作特展”上,一名12岁的男童看展时跌倒,不慎损毁价值超过150万美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的意大利画家保罗·波尔波拉(1617~1673)真迹油彩画《花》。 从主办方公布的画面上来看,画作的下方被戳出了一个窟窿,损毁程度算不上如何严重,而主办方也表示,经过紧急修复后,作品已经恢复原样,且并不打算追究男孩及其监护人的责任。 按道理说,事件到此已经完结。怎料,意大利数家报纸在报道此事时,通过视频和影像断定,被损毁的作品并非出自波尔波拉之手,而是稍早的意大利花卉名家努济的作品,画作的市场价值也仅为3万欧元,与之前声称的百万级别相差太远。且有媒体报道称,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至今尚未解释,为何一开始错标画家名字。 回到正题,在画展上被损毁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除了这位不太走运的小男孩,以色列的一位小姑娘也在几天前碰碎了2000年前的古瓷器,在画面上涂鸦甚至小便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那么,约束好熊孩子、头脑清醒地去看画展就安全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提及展品被损坏领域,当代艺术可谓是重灾区,首当其冲的“艺术”毁灭者不是战争或走私贩子,而是无辜的清洁工人。 即便来自于艺术气息浓郁的欧洲美术馆,清洁工们似乎很难将当代艺术品与垃圾进行很好的区分。2014年,意大利南部城市巴瑞的一次展览开幕前,某个认真负责的清洁工发现地上有一摊饼干屑、硬纸板和一些废报纸后,随后将它们清理进了垃圾袋。哪里知道,这些都属于某一件当代艺术的装置作品,最终,以清洁公司赔偿一万欧元了账。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2001年,伦敦的清洁管理员丢掉了本属于达明·赫斯特的作品——若干空酒瓶、脏咖啡杯之类。他坦言,自己当时完完全全认为那就是一堆垃圾。 享有盛誉的德国自毁艺术之父古斯塔夫·梅茨格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伦敦著名的泰特美术馆在一次布展中,清洁工在展厅里看见一个装着旧报纸和破纸板的塑料袋,捡起来就当垃圾给扔了。这袋又残又旧的垃圾其实就是古斯塔夫·梅茨格于1960年创作完成的当代艺术作品《重生的自毁艺术首次公展》。 在这件装置中,抽象画前摆着一张桌子,装着垃圾的塑料袋就放在桌子旁边。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泰特现代美术馆做出了紧急应对:除了艺术家亲自赶来,重新更换了新的塑料袋之外,美术馆还特别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培训,包括清洁工、保安、工人等一切非专业人员,要求他们注意区分艺术馆内的垃圾与艺术品,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艺术品晚上的时候会用挡板遮挡起来,而垃圾则不需要。 近乎黑色幽默般的笑话,同样也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国内某当代艺术展览,其中一件装置作品是一个破损的凳子,结果在开展前被保安当成损坏的办公用品,收拾进了仓库里。 在观众明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习观看画展正确姿势的同时,策展方也需要好好考虑下展品安全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个别的艺术家,必须要真正思考一下,自己的作品与垃圾究竟有什么分别。 |
关键词:书画圈,大师,绘画,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