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打破偶像剧与正剧次元壁
如果电视剧行业年底要评“年度飞跃大奖”,胡歌无疑是首选。十年前,一个清俊潇洒的李逍遥一夜成名;十年后,一个深沉内敛的梅长苏华丽转身,从偶像小生转为实力演员。如果说《生活启示录》和《四十九日》是胡歌转型的前奏,那《伪装者》和《琅琊榜》带他完美飞跃,后面的《大好时光》和《猎场》,则是能否巩固地位的关键。 偶像派or实力派,明星or演员?很多演员都在这样的选择中慢慢走失,被市场所控制,然而胡歌却能突围成功,这本就是值得分析的典例。一方面,胡歌是被冠以“古装第一美男”称号的人气偶像,拥有庞大的粉丝数量,另一方面,他通过话剧锻炼演技,凭借自身的优秀品质获得业内认可。胡歌就这么打破了偶像剧和传统正剧的次元壁! 内因-演员胡歌的自我修养 目标清晰:不愿重复自己主动修炼演技 早在2010年,胡歌就说过,“我害怕爆发之后就像一颗流星,瞬间的能量很大,但不能持久。所以我更希望自己是厚积薄发,可以一直维持它的光芒。” 在做明星和演员之间,胡歌的选择很明确。当年的李逍遥横空出世,即便是仙剑的游戏粉们也对胡歌的诠释挑剔不出什么,几乎一夜之间,他就成了“内地古装第一小生”。车祸之后,胡歌一度认为自己的形象是不可能再做演员了,“反正也帅了20年了”,他这么自我安慰。虽然车祸是促使胡歌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远不及他对自己的认知,和对演员这份职业的认知所占的比重大。 《风中奇缘》和《轩辕剑》两部剧胡歌演的都不是男一号,而是角色更有挑战性的男二号,这也源自于他自己的坚持。胡歌一直要求自己主动配音,这个年纪的演员,敢亲自配音的并不多。台词这一项,是表演基本功的直观体现。著名剧评人“袖手2000”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这么评价,“在同年龄段男演员中,胡歌的演技是佼佼者,偶像演员中,胡歌是演技最好的。” 关于演技,胡歌一直在有意识的自我锻炼。除了主动放弃出演男一号,还有就是尝试话剧。在《如梦之梦》里,胡歌的戏份其实并不算多,在整个下半场,出场不超过5次。但是,看过这部话剧的人一边倒地认为,他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有一场戏是,需要拿起一封信,读完马上落泪。制片人侯鸿亮正是因为看了话剧,才决定启用胡歌出演《琅琊榜》。 唐人总裁蔡艺侬在接受搜狐娱乐专访时透露,胡歌看了姜伟的剧本,他跟我说剧本太好了,我一口气看了19集,你一定赶快上,然后马上又把一个很详细的大纲发给我,我看完之后我就觉得,这个角色确实整个起伏非常非常大,我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爱。然后他就会跟我讲,我又找到当年捡到“仙剑奇侠传”这个项目时候的喜悦了。他说演完这个戏就毕业了,是对他表演的一个考试。所以当时我们就把所有的工作全部排开,希望他能够非常专注去做好这部戏,这就是胡歌现在的诉求。 文化基础:文化支撑审美与业内平等对话 陈道明曾说,演员到最后拼的其实是文化。文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审美,在对作品和自身的认知上,胡歌是个有审美的演员。比如,与其去演烂电影,不如演一些有质量的电视剧,在胡歌看来,“好戏”是最重要的。 很多演员在红了之后就头也不回地奔向大荧幕,比如黄晓明。胡歌是少有的,高人气却依然留在电视圈。对此,胡歌在接受搜狐娱乐专访时解释,“我不是挑剔,这是一种双向选择,可能真正好的电影还没有轮到我,那我就再等等,不着急,我又不是说再演几年,我就不干了,相信我的艺术生命还很长。” 从胡歌最早时期的微博可以看出,他爱读书,这些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他的文字上。写段子这个事儿,在微博刚有的时候,胡歌就已经在玩了。搜狐娱乐问胡歌的工作人员,“他平时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可以分享一本最近读的吗?”得到的反馈是,“读的书很杂,没有具体的,他不太喜欢分享自己的私生活,这也是他不参加真人秀的原因。” 还有个细节是,拍摄《仙剑》的时候,胡歌就背了本文言文字典进组,因为他觉得拍摄古装剧得有点文化底蕴。 袖手2000认为,“胡歌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他可以和投资人,以及侯鸿亮、王丽萍这样的业内人士平等对话。”这就使得他有魅力磁场,能够使记者对她有好感,使这些相当不错的制片人都在圈内对他大肆褒奖,不遗余力地推荐他,这对他打入主流电视剧圈有非常大的帮助。 专业素养:不轧戏不赶工以戏为大 胡歌的节奏是平均每年拍两部戏,三部最多,这个节奏是属于正常的创作规律的,既不冒进也不保守。 “对演员来说,一部戏从看到剧本开始,应该有一个月的酝酿和准备期,有些演员一年接很多剧,轧戏是致命伤,胡歌从来没有同时拍过两部戏,这个态度决定了他有充足时间去创作。” 另外,胡歌给剧组的时间永远是充裕的。一部戏的大男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且拖期是常态,胡歌是每天加时不加钱的类型。《伪装者》时最为明显,正午阳光的团队都会有点加时,胡歌补的时间都不计较,而且几乎不向剧组请假,请假几天都是有数的。袖手2000补充,孙俪在拍《芈月传》期间,只离开过5天,几乎不离开剧组,没有任何外出时间,把能推的活动尽量推掉。 蔡艺侬和胡歌曾有过以下对话:“咱们能不能除了演戏,其他的事情都不做?”“不行。”“为什么?我就想安安静静的演戏。”“你演了戏你要不要帮人家宣传?你要帮人家宣传就要出席活动,宣传你还得到处弄钱去。你不去做这些,你也对人家挺难交代的,所以我觉得挺难的。” 除了不参加真人秀,胡歌也不爱出席商业活动,他推掉过巴黎、米兰时装周。“像之前巴黎服装周、米兰时装周,两个时装周让他挑,品牌赞助什么都已经谈好了,他说,不行,我还是要专心演戏。比方说综艺节目也找过他,就像《跑男》都有找过他,他都拒绝了,可能大家会觉得我上一个节目人气一下子火,我人气一下子就会增加,他就不会去考虑这些事情,他是觉得,我就想好好的演戏,他想做一个真正的演员。”蔡艺侬说。 外因-传统电视人正集体“拥抱”互联网 审美变化:IP兴起导致“俊美”成主流胡歌已获南方台认可 由于古装IP的兴起,清俊类型的演员开始大受欢迎。“他们现在比那些浓眉大眼挂的演员更受欢迎,因为这种外形和气质,更符合IP作品。”另外,市场上现在也缺少轻熟男的类型,文章出事儿以后,胡歌正好填补了这一个空挡。 据袖手2000分析,“现在胡歌的地位,在他这个年龄段,可以进前三甲的,在《生活启示录》和《伪装者》之后,南方各家台对他都太肯定了。但目前北方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需要一个在北方播得好的戏,来占领北方市场,或者是一部在央视大热的剧,不过我看好他,会有越来越多的团队注意到胡歌。” 目前,胡歌的这条路已经走稳了,《猎场》是能不能保持下去的成败大战。 资源互渗:唐人打通上层关系正剧向粉丝靠拢 最近这两年,是电视剧和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以侯鸿亮、王丽萍为首,一大批传统的优秀制作人开始注重网络的影响力。所以在选择演员上,在新媒体上的影响力,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成为首要考虑条件。不仅是胡歌,其他一些年轻偶像,也有机会接触到好的剧本,和优秀的制作团队。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另外一方面,唐人公司也意识到,在原有做偶像市场的基础上,也需要加入传统的资源,最近这两年,他们也是一直向“高层”走的状态,“小唐人”正慢慢变成“大唐人”。有业内人士向搜狐娱乐透露,“整个唐人生态环境的改变,在浙江报业注入之后,他们的上层打开得很好,蔡艺侬也开始出现在一些地方宣传部主办的会议上,这都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上层关系的打通,他们和一系列优秀制作人的关系就变得很好,在这种良好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不是钱,而是资源平台。” 胡歌是第一个受益者。侯鸿亮和王丽萍都是和胡歌合作过两次,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去年还曾和张黎团队合作《四十九日》,目前在拍摄的《猎场》是姜伟团队的作品,这个低调的导演曾创作《潜伏》、《借枪》。对他来说,目前已经接触到了国内电视剧行业的顶级资源。 在此资源互相渗透的环境下,“胡歌”更像是一条纽带,将两个人阵营连接在一起。当然,市场对“胡歌”的需求会急速增多。所以,与其说是侯鸿亮和王丽萍成就了胡歌,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互相“成就”。 |
关键词:热点,偶像,电视剧,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