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小行星有哪些规则?
1997年1月9日,编号18550的小行星在河北省兴隆县的观测基地被发现,而这一天也正是我国现代桥梁科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向小行星中心申请,于茅以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宣布将这颗编号为18550的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向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的女儿茅玉麟女士颁发“茅以升星”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那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这里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小行星的命名。 太阳系已经发现的行星有八颗,但太阳系里还有大约上百万颗小行星,它们是太阳系内围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很多的天体。小行星是早期太阳系的物质,为了研究天体的演化史,天文学家们对它们的运动、分布以及成份都非常感兴趣。天文观测表明,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主带小行星;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这片区域称为柯伊伯带。 天文学家估计小行星的总数大致是这样的:直径在100千米以上的约有200颗,在30千米以上的约有1000颗,在1千米以上的超过100万颗。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惟一可以由发现者命名并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早期小行星命名一般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女神名字,后来的命名演变成小行星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方式。历史上第一颗小行星是1801年元旦之夜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命名为谷神星。 谷神星 目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下属的小行星中心设在美国史密松天体物理台,专门负责小行星的编号、命名的其他与小行星有关的工作。按照既定的规则,小行星中心在接到发现新小行星的观测报告并初步确认之后,先给予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即在年代后面跟两个拉丁字母和1个序号,例如1996TV1。 需要说明的是,小行星的轨道周期一般为3~5年,但对于地球而言的回归周期(回归近日点的周期),即发生“冲”的周期通常只有一年多一点。如果获得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在经过至少4次回归周期的观测,轨道又能够非常精确地确定时,它将得到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编号,发布在小行星中心的通报上。在通报发布后10年之内,最早发现这颗小行星并算出轨道的发现者有权对这颗小行星命名,最后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并予以公布。也就是说,这颗小行星经发现者命名后最终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告各天文组织,成为国际性的永久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一般要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公布,并通知各国天文台,其命名列入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历表》。 众所周知,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特殊的荣誉。一般来说,小行星命名规则有这样几条: 1.命名尊重小行星发现者的提议,甚至发现者可以申请为各种动物命名。 2.一般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 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请命名,例如:北京奥运星和神州星。 4.政治家、军事人物或者政治、军事事件必须在逝世后或发生100年以后才能命名。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例如第31230号小行星命名为“屠呦呦星“,第32928的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等等。 那么除了最近以屠呦呦、谢家麟等科学家命名小行星以外,还有哪些小行星是以科学家命名的呢? 祖冲之星 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 张衡星 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报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将该台1964年10月9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0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牛顿星 1986年9月5日,亨利·德比霍恩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的主带小行星8000号,被命名为“牛顿星”。 茅以升星 1997年1月9日发现编号为18550的小行星,这一天正是茅以升先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茅以升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请,将其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 李政道星 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 陈景润星和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同月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除此之外,还有一行、郭守敬、沈括、杨振宁、钱学森、王选、杨利伟、居里夫人等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小行星。 |
关键词:小行星,命名,太阳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