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秦皇岛频道 >> 热点

“低温津贴”需要价值认同更需要强化实施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杨朝清 2016-01-17 09:51:3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当“高温津贴”惠及越来越多劳动者的时候,在低温下坚持工作的劳动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低温津贴”很少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提起,许多劳动者的低温保护状况就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1月14日新华网)

  在劳动者权益不断彰显的当下,一些权利痛点也在日益凸显。低温下的劳动者不仅承受着恶劣天气的伤害,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更让人痛心的是,全社会对这种现状某种程度上的忽视和漠视,让他们处于一种“独自凄凉无人语”的边缘化状态,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这一次,透过媒体,“低温津贴”才进入公众的视线。在一个表达的“黄金时代”,低温下的劳动者“沉没的声音”为何迟迟得不到打捞?究其原因,这些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低端位置的人们,通常在话语表达上也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当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表达,低温下的劳动权益保护就只能停留在文本里。

  一些地方出台了“低温津贴”支付的相关规范,甚至明确到了每月发放的具体数额;可是,最让人痛心的不是那些暂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制度,而是已有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沦为“稻草人”,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低温津贴”在有些单位沦为“纸上的权利”,难以惠及低温下的劳动者。

  低温下的劳动者大都是弱势群体,需要公共部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的“弱势补偿”。如果一项原本可以给许多人以光亮和温暖的公共政策,却“使不上劲”、“用不了”,公共部门在制度设计的时候能否更加人性化、更具有操作的方便性呢?说到底,劳动者的权利痛点也是民生难点,“低温津贴”形同虚设在本质上也是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的权利困境。

  一个旨在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社会,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改善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生态,让他们“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公共部门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建立强大的实施操作系统,让社会规范更具有使用价值,才能让“低温津贴”从“看上去很美”转变为“确实很好”。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显然不能只依靠媒体“发声”。一方面,公共部门要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市场监督,让“低温补贴”得到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畅通维权渠道,既要鼓励普通劳动者“不说白不说”,也要用切实的举措来保障他们“说了不白说”。此外,还要发放低温劳保用具,提供取暖场所。只有多管齐下,低温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才会都温暖起来。

关键词:津贴 低温 弱势群体 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