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秦皇岛频道>>书画

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价值在哪

来源:凤凰网 作者:熊晓翊 2016-04-21 15:50: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虽然中国的写意与西方表现主义都强调对个人的表达,但中国的写意还包括有一种形态、技术与精神方面的综合性关联。所以,当油画进入中国,跟中国式的精神气质有一种融合之后,写意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和观念。”

  4月9日,“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于北京今日美术馆一号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范迪安总策划,展出了49位名家作品110幅,呈现写意油画学派最新创作面貌,伴随展览,同时再度展开了关于中国写意油画的讨论。

  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在表达的当代性和本土性两个方向不断产生着新的探索,一些大的画派代表着主流的价值取向,比如已经有十多年历史的写实画派,相应的,中国油画在传承中国传统精神的写意方面,也逐渐形成一定的风貌和气象,特别是近年来,“写意油画”的提法在策展中较为多见,也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一种学派似的趋向。

  但留意一下,“写意油画学派”的命名与“画派”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写意油画本身还并没有形成一种清晰可界定的画面风格,所以用“学派”来定义,更多指向了学术探索的层面。基于以往多次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此次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深化问题,特别提出了讨论的具体议题:中国写意油画与西方绘画中的表现主义。希望通过对照西方表现主义,找到中国写意油画的特有的逻辑与价值。

  参加研讨的包括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先生,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女士等多位学者以及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代表。本文撷取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观点,试图梳理目前关于写意油画的一些主要问题。

  谈写意油画,到底是在谈什么?

  当就油画问题谈论写意,谈的到底是什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首先认为“写意”这一概念首先是中国独有的,西方语境里谈绘画更多是写实,抽象,表现等等。所以,写意这一概念本身很难翻译给西方人。

  “虽然中国的写意与西方表现主义都强调对个人的表达,但中国的写意还包括有一种形态、技术与精神方面的综合性关联。所以,当油画进入中国,跟中国式的精神气质有一种融合之后,写意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和观念,我们提倡写意精神而撇开了形式风格上的讨论,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开放性的姿态。”郑工说。

  但当“写意”离开传统的形式体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精神维度时,它易引发的问题可能是“泛意象化”。对此,《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先生非常尖锐地提出:“如果一些实际上很地道的写实油画,因为画面中有一些中国意境,就把它归到写意性特征;另外,如果一些真正学习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因为是中国人画的,也归到这个里面,那么就会造成凡是中国油画都可以算意象油画,当然那样意象油画也就不存在了。”

  尚辉进一步指出:“如果将写意油画与西方表现主义油画放在一起时,两种同样追求个人性的绘画,其最直接的区别是一种审美文化上质感,中国人对艺术趋于内敛,以文化品格来取胜。而西方表现主义恰恰是一种人性的释放,是一种带有视觉暴力色彩的艺术。但仅仅从文化属性上来区隔二者是比较直观但并不深入的,深入的看写意油画,要考虑写意究竟是一种创作方式,还是一种呈现形态?”

  从创作方式来说,尚辉认为要警惕的是用油画中不过关的造型和色彩语言去置换写意的概念。——“我们看到很多中国的油画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是不够过关的,因为我们没有参照物,比如说拿一个西方的表现主义的画作,放到这里,你首先会顿时觉得我们的油画缺少色彩,第二缺少很强的一种造型表现力。中国油画或者是中国人绘画,在色彩的呈现能力上和对造型本体的理解上,都和西方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油画天生的色彩比较文弱。如果说是有一定的意象性,是在它的笔触的处理和形态的处理上,当然也是和西方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谈到意象油画的这种高级形态的时候,肯定是在造型和色彩充分把握之后的一个本土化。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结果我们看到很多的油画就是潦潦草草,似像非像,我想西方人肯定看不明白,我们自己自娱自乐觉得这很好,我觉得这是我们探讨意象油画时,必须引起严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赵开坤中国园林系列之虎丘二150x100cm

  既不同于西方表现主义,也非传统的写意

  与会的另一位嘉宾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女士,则从主体精神与文化性的角度,阐述了当代油画的写意性与西方表现主义以及传统写意二者的双重距离。徐虹倾向于在谈当代的写意油画时,既能在与西方表现主义区分时看到独特的中国性,也应该和中国传统的写意拉开距离,避免“写意”成为一个固化的,保守的概念。

  徐虹进一步解读其对东西方“表现”的内在性分析:西方表现主义里面的视觉暴力来源于他们宗教传统中人与上帝之间没有得到谅解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带来了艺术表达中的“悲剧意识”和“危机意识”,西方艺术是关于人的存在的终极追问,是不断的发问和批判,所以表现主义作品中的色彩、线条、结构等等,其内核都在追求一种人格的能量和情感的力量,而不是形式本身,也正因为此,到最后西方现代主义能脱颖而出艺术本体的问题。

  “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宗教传统,我们的危机意识也与西方不同,我们的眼睛不是盯着上帝,而是更注重与自然和周围人的关系。所以虽然都强调形式尽量靠近个人心中所感,但是它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强度也是不一样的。”

  在分析完西方表现主义的精神内核之后,徐虹同时指出中国传统写意的内在性与当代表达的差距:“我为什么要把当下的表现性绘画和写意拉开距离呢?在传统中,“意”还有一个“意趣”在,它和表现性之间是有距离的,表现性所表现的情感力量和它的认知能力,但意趣还带有对形式赏玩、闲趣与闲适的一种状态在里面。从儒家的伦理来说代表了一种意志心向和趣向,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的高压,使得文人在表达时非常小心,所以他们的‘意’就越来越隐蔽,越来越曲折,越来越看上去没有任何波澜,最后就变得非常平淡但内在非常浓郁,这里面本身有一种非常纠结和矛盾的对立。”

  徐虹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放在现代人的表达中是有局限的,“如果与传统精神相关联时,能否回到儒家文化之前的‘意’,比如像屈原与司马迁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他们能够将直面生命那种的激愤。”徐虹提出:“中国表现性油画实际上是中国油画现代性发展的一条通途……除非我们对这‘写意’这个从传统拿过来的词进行转换和改变。”

  徐虹认为中国当代表现性绘画,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相比,其独特性在于中国人对日常的关注,对瞬间的关注,对经验事件的沉浸,它是一种中国人现实性的表达,在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里,日常和升华之间的关系己经出现了。对于中国表现性绘画,徐虹认为需要突破“写意”这一定义,找到一个新的界定。

  洪凌翠溪250×150cm 布面油画2014年

  再造,还是“打开另一扇门?”

  进入艺术内部,“意”的概念更多是指一种个人的主观表达,发言中,很多人围绕着这一“主体性”的不同思维模式,展开了对主体精神与形式语言二者关系的讨论。尚辉认为,西方的“意”是在主客观分离的关系中,不断的追求对象的真实性。而中国人的意,是不断的追求心象的表达,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同时,中国绘画当中的“意”中包括“意趣”,它本身是形式语言自身的独立性,这个东西在西方是印象派之后才出现的。油画这一媒介包含的语言系统必须被我们所重视,“所谓的油画是按照西方的油画语言规则去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这是尚辉的观点,同时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说中国画的时候,与水墨画有区别,中国画是讲究笔墨规范和意韵的,是宋元清以来沉淀了那么多大师名家之后,形成的一种笔墨语汇。什么是水墨画呢?就是拿着水和墨在宣纸上画的都是水墨画。”“所以意象油画的问题和价值,就在于能够把油画的语言和中国绘画的语言、文化进行置换,进行再造。我觉得这就是中国油画最可贵的地方,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解决好这个问题的画家,并不多。”  

  艺术家顾黎明针对展览观后感,提出在多数绘画中体现出的叙事性特征,进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追溯中国艺术传统中“意”的本质:“中国艺术没有本体的东西,因为中国艺术永远需要一个‘载体’,你看书法,它再怎么写也不可能达到抽象性,这是一个艺术语言的问题,不是达不到,而是不追求,中国的艺术就是‘借力打力’,借过去的东西浮现当下的情怀,永远在一个情节当中,这个情节把握得似是而非,我觉得恰恰是一个写意的东西。所以我也画过风景,我觉得对你借有的东西,你笔触再奔放,画得再抽象,但里面不能画到一个极致的抽象,画到极致它就苍白了。我80年代也是搞抽象的,最后我的感觉是,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和西方人那种思考方法,观察方法一样,所以说油画只是一个媒介。”——顾黎明的观点实际上否定了油画这一媒介本身所带有的语言特点,以及这种语言特点跟创作主体之间有可能产生的“新的产物”。

  顾黎明荣成海石100x80cm 布面油彩2014年

  关于油画语言与中国写意的融合性问题,郑工针对绘画语言中“写”的问题提出:“用笔问题,其实回到写意的问题就是书写性。从印象派开始西方人的笔触跳出来了,直接的作用是对形的一种‘解脱’。到表现主义之后,变成大笔触,我们今天画油画肯定会触及笔触的问题,但其实看看古人的写意画,形的问题完全放弃了吗?笔触所形成的质感,它和形和色的关系,我觉得这个点能打开后,我们可以找一个缺口和突破口。”

  艺术家张祖英更倾向于不要从形式语言上来界定写意,“我认为不要局限在笔触上谈写意,写实的也可以创作一种意象,写意油画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画外之意’,而‘画外之意’描绘的是一种心象,针对西方油画中的色彩、体积、空间、结构这个系统而言,其实它是打开另一扇门。”

  从具体的自身创作出发,艺术家闫平、王克举和刘商英也分别谈了他们对写意性的一种思考,总得来说,艺术家更倾向于从感性,直觉的角度来看“写意性”,将写意性融汇到对个人主体精神的修为当中去。刘商英特别谈到“写”这一动作中的时间性,它是一个“瞬间的抽取”,这种瞬间的抽取,实际上蕴含了中国古人看待世界和宇宙的一种方式,“写这个过程中有取舍,它是一种浓缩的判断,在这种取舍当中能够体会一种智慧,实际上也是一种修为。“语言里面的色彩,或者说形式在画布的这种摆弄,实际上是一种很无力的感应。画这东西肯定不仅仅是一种笔墨的意味。他更多的是一种我们看待这世界,我们如何看待这世界?所以写意呢,我认为它跟风格和语言没有关系。我不认为是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一种语言模式。”

  刘商英玛旁雍错26号160X240cm 2014年布面油画

  共性与规律性在哪里?

  目前,当写意油画作为一个学派,而不是一种风格界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究竟有没有一种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在现代油画的写意性中可以得到总强,从而确立它的领地及边界。

  艺术家砂金说:“我觉得就是所谓的写意油画,实际上出现这个具体的定义,是因为有一大群油画家有的一种创作状态,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是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环境和现实环境中的,它是一种对待艺术所采取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一个简单名词上的定义,对此,能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的共性来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郑工指出:“标准必须在某一种类型当中能够寻找,如果是油画它是开放而且是某一种内心来存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它说有没有共性?有没有一种普遍性?在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当中,这种内心性的表达如何去评定?特别是你当它是油画这种特有材料来表达时,油画自身的科学观察,包括它的素描、色彩体系,以及它所带有的西方的文化性,这些和写意油画的关系,对于写意油画学派的建设来说,能否形成一个体系的建构,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闫平都有一颗勇敢的心180x200cm 2014年

关键词:写意,油画,作品,艺术

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