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烈士家书 汲取精神营养
“小敏:一月了见不到你的来信,你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呢?念甚!我曾给你去过两次信,还送去一包棉衣材料收到否?天气冷了,平原上已感到冷,山上想必更冷,我怕冻着了你……”“魏敏同志:好久不通信了,在这么寂寞病室中的我是多么想知道些你的消息……”。 这是抗战烈士肖永智在冀南抗日时写给妻子魏敏的两封家书,一直珍藏在河北档案馆。肖永智191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原湖北省黄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4岁参加革命,17岁任红四方面军团政委。1943年10月21日在突围战斗中肖永智中弹牺牲,时年28岁。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70多年,纸张已经变得很薄脆,字迹也已经不很清晰,但捧读它们时依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炽热情怀。很多市民参观后在留言板上写到:硬汉心中也有最柔软的一面,太感动了!为了我们的今天,这些烈士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永远缅怀他们!烈士的家书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他们身上有我们需要的精神营养…… 烈士肖永智的家书为何至今依然能这般感动你我? 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战士的铮铮铁骨。“又是四日未眠……每天夜里总是鸡鸣三通以后还可以听见我的呻吟的声音。”肖永智半生披甲执戈,伤病成家常便饭,但毕竟是血肉之躯,“恨我自己无能,不但没有关夫子刮骨疗毒的精神,连八路军战士受伤不叫的精神也还不够……一个真正革命的战士,如果他没有‘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崇高牺牲精神,也孰不能为一个好的战士,因为革命绝不是快意高谈,而是伟大艰苦的实际行动……”他以超凡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病痛,并已做好了“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准备。铮铮铁骨的背后是理想信念的支撑。 朴实文字让我们看到这位战士的硬汉柔情。“敏,我不知道为何这么不理智,即便是在伤口十分痛苦中脑子内也有个你,想你绝不会这么不理智吧。”病痛中想念爱妻,想得到妻子的安慰,人之常情,铁汉柔情的一面跃然纸上。这封信开始没有寄出,是怕妻子担心自己,他宁可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也不希望“爱我者惊惧和不安”。在另一封家书中写到“小敏:一月了见不到你的来信,念甚!我曾给你去过两次信,还送去一包棉衣材料收到否?我怕冻着了你……”。最朴实的一句“我怕冻着了你”胜过千言万语,纸短情长,对妻子的体贴让人感到夫妻恩爱无比。 在我们印象里,烈士英雄都是高大上,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作为一个丈夫,也有朴素的情感,眷恋爱人,情深几许。正是为了让千千万万的夫妻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能在和平的阳光下享受爱情的美好,他们才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了理想信念义无反顾、不惜流血牺牲。 今天我们品读烈士家书,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感受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情怀,就是为了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烈士家书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信仰,让有情有义的共产党人,甘愿付出青春和生命,它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重读抗战烈士家书,我们收获更加清醒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从烈士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我们每一个人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魏金改) |
关键词:抗战烈士,家书,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