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秦皇岛频道 >> 教育

中国留学人员面临的七大主要挑战

来源: 搜狐网 作者: 2017-09-04 10:1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低龄留学现象日渐明显,相关问题突出

  低龄留学人群日益扩大,出国读高中的人数不断增加。CCG与麦可思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与2012年相比,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了27%。中国逐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等教育留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读于这四个国家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共有约4.9万人,其中23585人就读于美国初高中,9613人(含中国香港)就读于英国初高中,7412人就读于加拿大初高中,8162人就读于澳大利亚初高中。

  随着留学低龄化日趋严重,其引发的相关问题也不断突出,值得关注。

  一是法律问题。低龄留学生在国外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所在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了解,加上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为违反所在国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甚至遭遇诉讼的风险较高。因此低龄留学生需要更多地关注,在出国前接受法律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

  二是家长陪读问题。低龄留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除了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在国外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问题也十分关心,随着主要目的国相关陪读要求和陪读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家长做出了陪读的决定。通过陪读,帮助低龄留学生更好地接受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好的生活照顾和精神陪伴,在其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支持。尽管陪读对低龄留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对低龄留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利,对家庭关系的影响,陪读置业引发当地房价上涨而导致的社区融入困难、文化冲突等问题。

  三是低龄留学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的问题。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有留学意向的高中生中46%的是国内班级排名前25%的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有28%的学生班级排名在25%-60%,仅25%左右的排名在班级50%以后。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出国留学意向强,可能直接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的减少。

  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适应度等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出国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外留学人员海外生活相关问题频繁发生,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适应程度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根据2015年腾讯-麦可思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跟踪调查,针对“家长担心孩子出国后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这一问题,半数以上的家长关心留学生在外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32%的家长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而关注各类适应性问题的家长也不在少数:“不能适应学习环境”(28%)、“人际关系处理不当”(21%)、“语言障碍”(20%)、“生活不能自理”(11%)和“不会理财,学习费用紧张”(9%)。还有19%的家长担心学生“所在国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图9-1高中生家长担心孩子出国后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分布(多选)(2015年)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2013年的调研,文化差异、学习压力和感到孤独是低龄留学生在留学适应期内的“三座大山”。大约65.1%的学生认为文化差异是他们适应期内主要面对的问题,分别有55.2%和44.9%的低龄留学生认为适应期内主要问题是学习压力大和感到孤独。由于低龄留学生缺乏独立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情感问题也是适应期内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有44.9%的学生在适应期内感到孤独,28.2%的学生经常想家,16.3%的学生感到找不到平台与同学老师交流。

图9-2 低龄留学生适应期内遇到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凸显

  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国留学生作弊和造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相关话题备受各国媒体关注。具体作弊行为体现在SAT、托福等各大类型的留学考试中,也体现在入学材料中的申请短文代写以及成绩单造假等方面。

  据《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披露2014年被开除的中国留美学生总数约为8000人,占留学生总数的3%左右。被开除的留学群体中,80.55%因为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信,其中GPA太低或作弊等学术问题是造成学生被开除的最主要原因。虽然被开除留学生占总留学人数比例很少,但是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常常被忽视,留学市场也不规范,最终给留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潜在危害。

  近几年,随着留学市场的升温,学生作弊造假的案例不胜枚举,作弊造假不仅是个人的行为,甚至形成了留学生群体造假和作弊的行为。2015年7月至9月,参加雅思考试的不少中国学生不仅没拿到成绩单,反而被拉入了黑名单。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核查分析称,由于“不能对外公布更多细节”的原因,主办方将永久扣发约350位考生成绩;2010年10月,ETS声明,“艰难地决定取消所有参加2010年10月23日中国大陆地区GRE普通考试的考生成绩”,以确保GRE考试成绩的效力。这些案例反映了作弊造假必须引起重视。

  中国的留学诚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留学产业的“诚信缺失”造成的结果。中国留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出现作弊和造假的行为,首先是在申请材料方面造假,入学材料中的申请短文代写以及成绩单造假,有些学校和中介机构纵容成绩造假。2015年5月28日15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遭到美国司法部起诉。他们被指控在2011-2015年间,涉嫌通过伪造护照、找人代考以获取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从而造成对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和美国大学委员会的欺骗。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地区联邦大陪审团裁定这些留学生犯有“合谋、伪造外国护照、邮件诈骗和电信诈骗”等35项罪名,最高可判处20年徒刑和25万美元罚款。

  在留学考试方面,有中国考生在SAT、托福等各大类型的留学考试中作弊。2015年11月24日凌晨,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主办方通过邮件发布两周前SAT考试分数延迟的消息。这是SAT今年来第二次放出“推迟”信号--当年9月,亚洲区SAT考试成绩也曾遭遇大面积延迟。事实上,从2013年至2015年,SAT成绩发布已经出现过6次延迟。而每次延迟的背后,不外乎舞弊、押题、违反规定等原因。

  留学造假现象也反映出国内留学服务机构的诚信缺失和不规范。国内的留学中介服务存在纵容留学作弊造假行为,例如海外的培训机构通过他们在美国境内的资源获取最近的SAT试题,整理出正确答案后用于培训考生。或者在SAT考试当天派枪手在早于中国时区的其他考点进行考试,在参考之前的数据库确定当天晚些时候举行的考试内容后,通过手机等为付费客户提供答案。

  同时,留学造假也延伸出新的灰色产业链。例如,通过作弊或造假踏上留学旅程的留学生,在进入国外学校学习之后,在完成学校相关学术要求方面受阻,因而也产生了论文代写等灰色产业链。有澳大利亚媒体也曾揭发华人留学生通过华人论文代写机构“My master”炮制学术论文的丑闻--16所大学的近1000名华人学生曾购买过该机构的论文或聘请代考进行在线测试,其用户不仅有在校生,也涉及已毕业的学生。

  诚信问题的凸显,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留学市场中存在相应的作弊需求。中国家长和中国学生盲目追求高分和名校,没有意识到制造假申请资料或作弊的严重性。为了让孩子考上满意的学校,有些家长甚至还会支付高昂的费用给此类造假中介公司。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考上好学校和有利于提升母校的形象以及教师的荣誉感,也加入其造假行为,帮助学生修改最终的成绩单;代考和代写之风盛行之下,很多考生甚至“被代写”文章,因为担心自己准备材料不比相关机构专业而被迫找相关代写机构,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这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囚徒困境:中国学生是可以努力做到诚实并独立完成申请的整个过程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会感到,如果不经中介机构‘专业的’帮助,那么,和那些经留学中介‘辅导’的同伴们相比,自己就会缺乏竞争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动手申请却被拒的聪明孩子’的故事,他们谁都不愿意成为下一个那样的孩子。”中国大学生的各种学术造假,很多人都将其归咎为“假大空”社会风气造成的,甚至还心安理得地认为“别人都作弊抄袭,我不这么做就亏了”,很多人虽然对此咬牙切齿抨击,但呼唤学术道德呼唤了多年,却基本没有成效。

  二是中国有大量的留学服务中介为了市场竞争和公司利润,公然违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作弊风气推波助澜。由于在中国,进入大学的方式单一,主要以高考为主,因此中国学生并不熟悉国外学校复杂的招生程序,没有准备整套申请材料的文化和习惯,从而加大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依赖,也滋养了作弊造假的风气。虽然目前在国内有330多家留学中介机构取得相关教育部门的认证,但仍有大量中介机构没有取得相关认证,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监督。部分留学中介机构针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追求高分和名校的心理,推出了相应的代考和作弊等服务,为急功近利的学生提供了非法的捷径。鱼龙混杂的留学中介机构是造假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一些中介提供代写或修改申请文书、夸大、捏造受奖情况、个人陈述等全方位的服务,而且服务费往往极为昂贵。例如,一家留学中介机构和申请人签订“美国本科申请全程指导协议”,将美国高校按排名标价,代理申请服务费从4万元到7万元不等,申请人一旦获得奖学金,该机构将会获得申请人第一年的全部奖学金的15%作为“奖学金服务费”。此类的事件频发,影响了中国申请者的整体声誉。为此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锐减了在中国地区的助学金名额,从原来有大概三十多所高校缩减到只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四所大学。

  三是国外教育考试机构的不作为纵容留学生作弊造假。国内留学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在考试作弊问题上学生与中介机构难辞其咎,但是国外教育机构的不作为行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美国的教育考试院使得重复使用的SAT考题在网络上大面积流传。他们的考试方法让亚洲考区的考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过去的考卷中获得重要信息。而且国外的教育机构在录取中国留学生过程中,没有反复核查留学生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进一步纵容了留学生的造假行为;再是国外一些不是很有名气的学校,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对于留学生的申请材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间接的促成了更多的留学造假行为。

  留学生入学考试的作弊,不仅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业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学生的整体入学率的问题。目前,海外主要高校学校也开始更加严谨查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资料,防止作弊造假等行为的发生。不少学校在收到高成绩的申请人选时,都必须仔细检查申请人的学术背景,有时学生甚至还要通过面试或发表个人声明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如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提及,在中国,抄袭现象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考SAT考了2300多分,口语却无法正常交流;正因为抄袭严重,导致哈佛大学对中国学生无从评价,也导致了配额的大量减少。因此,作弊造假不但对作弊者不利,也对整体申请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海外留学生开始遭遇种族配额

  近年来,美国高校针对亚洲学生的“种族配额”问题成为了焦点话题。2015年5月15日,共有64个华裔、印度裔、韩裔和巴基斯坦裔的社团和组织参加了亚裔团体就哈佛招生歧视进行维权的联合行动。这是近20年来美国亚裔在追求平等教育权益方面最大的一次联合行动,引起了美国联邦议员、教育部的重视和相关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美国的亚裔团体表示,造成这种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美国为了照顾教育落后的非裔和西班牙裔,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强制行动法案”,要求对这些种族在大学录取时进行照顾,但这一强制行动法案实施以来并没有实质性改善非裔和西班牙裔的教育。第二是常春藤名校对亚裔在文化认同方面偏见和歧视。在录取过程中,一些美国名校仍认为亚裔学生缺乏创新和领导能力,不懂得交流,只擅长数理化。

  但美国大学名校录取中对亚洲学生的偏见,主要是针对外国国籍的国际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但并不排除校方在对所有美国公民申请者的考量中会有所谓“种族多元化”的平衡。根据2005年至2014年亚裔学生(不含国际学生)在常春藤大学的注册率数据显示,注册率整体上大致持平,没有显著变化。但由于在过去20年中亚裔学生增加了将近一倍,且学生的素质大幅度提高,而常春藤学校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比例仍然停留在14%至18%,这侧面反映了美国高校隐形的种族歧视和配额制。

  事实上,美国名校对国际学生既有公开的限制,如部分优势特色专业不对国际学生开放及黑箱式的录取“歧视”,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每年录取中国本科学生不超过1‰,从经验上看这并不与中国学生的优秀程度成正比。从录取委员会的角度,为了符合美国文化追求的“多元化”,尽管亚洲学生普遍成绩优秀,但必须保障其他种族的教育权益,否则引发其它族裔群体的不满。然而对亚洲学生而言,由于这一群体内部的竞争本来就激烈,再加上有限配额,导致亚洲学生遭遇明显的不公平现象。普林斯顿大学两名教授在《不再隔离,未臻平等:种族与社会阶层对精英大学招生和校园生活的影响》一书中说,亚裔在任何一个SAT分数段的录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录取率比白人低67%,比起其他族裔则更低,“亚裔进一流名校SAT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美国名校的录取委员会也因此面临“多元”与“公平”的权衡。并且就连公平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亚洲学生来讲,名额限制以及高录取标准,是不公平的竞争,但在其它美国公民看来,亚裔毕竟是作为少数族裔的存在。当亚裔陷入“代表过多”的情况时,也会因此被多数族裔认为有失公平,对美国的多元化社会构成冲击。

  除了价值的纠纷,让问题更加难以讨论的是相关数据的缺失。哈佛等学校一直竭力否认其存在“种族配额歧视”,但是由于录取的过程接近于不透明的黑箱,很难获得统计数据来印证这一说辞的可信度。虽然偏见难以测量,但从教育投资移民的增长却可以侧面看出问题的端倪。据新财富调查,76.7%的中国人移民首要原因就是子女教育。其他调查也有相似的发现,如《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子女的国际教育是中国富豪想移民的最主要原因。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至国外受教育,其子女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大多为18岁以下。而与出国留学相比,家长之所以选择移民便是看重入籍后给子女带来的种种优势,其中就包括享受公民录取标准,免除国际学生限制等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美籍的亚洲学生早已成为美国高校中国际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已经连续多年为留学美国第一大生源国,每年在美留学生超过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不仅是高等教育,当下亚洲初高中阶段的留学人数也在迅猛增加。以华裔为例,过去5年仅中国大陆赴美就读高中的人数就增长了60多倍,目前每年有3万中国学生赴美读高中,另外还有十余万中国高中生从大陆直接申请美国大学。录取限制的问题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无疑会愈发的凸显。

  我国留学服务市场需加强监管

  随着我国留学市场的不断升温,留学中介的问题愈发凸显。目前我国中介市场存在不少违规现象,主要包括:主体资质不合法、制作虚假广告、申请材料造假、高额收费、业务分包出租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利益,干扰了自费出国留学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国留学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法中介未经资质审核成立运营。不符合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机构为不法中介,即“黑中介”。有些中介机构并未通过批准,挂靠在其他单位,或者承包合法留学机构的一个部门;或是在取得资质时是一套人马,实际操作中,无论是负责人,还是财务人员及咨询人员,甚至办公地点,都和申报材料上不相符合,这也是违规的。与上述留学中介机构签约办理出国留学,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人不明确,对保护出国留学人员方的权益十分不利。黑中介的非法操作容易给留学生家庭造成严重损失。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没有合法资质的中介公司提出的留学及学生签证申请,不能得到各国驻华使领馆批准。黑中介往往以因私出入境的名义办理学生签证。这种非法操作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严重损失。也有黑中介把签证转包给合法中介办理。但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的维权将十分困难。

  二是部分中介机构服务信息有待考证。留学中介通过提供不真实信息,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出国留学做出不理智的判断。主要表现为:夸大国外教育环境(比如国外气候、交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理想)、夸大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如把学校说成世界一流大学,毕业证书全球承认等)、夸大学校专业水平(如说学校专业处于顶尖水平)、夸大就业和移民前景(如说该校毕业后容易就业,可以移民留居国外等)、将非正规学校描述成正规学校、故意混淆概念(如大学“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在中英文翻译上做手脚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家长轻率地做出留学决定,为学生将来发展埋下了极大隐患。

  三是为提升留学申请成功率而伪造申请材料。有些留学中介为了达到提高申请成功率、吸引客户,在学生材料达不到要求时,在材料上作假,欺骗海外学校。这种行为不仅会受到海外学校和其所在国政府的处罚,还会给学生和家长造成费用损失,承担拒签等后果。申请材料造假包括:申请学校和签证中夸大收入,如银行存款证明造假、假造雇主或家庭成员关系,如更改护照、伪造出生证明、结婚证。材料造假会受到海外政府的严重处罚,如美国,一旦发现假材料则会拒签,有时甚至永久拒签。留学中介机构在造假过程中一般会收取全部或部分中介费用,而损失和后果由学生和家长承担。即使签证顺利通过,学生出国后也会遭遇各种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达不到学校要求,不适应国外语言环境或不能顺利通过考试或毕业,造成巨大学习压力,而造假问题亦会延伸出上文提及的留学灰色产业链等。

  四是收费标准不明确。在我国,留学中介的收费缺乏明确的标准,对收费项目缺少明确的规定,留学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一般情况下,留学中介费用由各国留学政策、申请学校和签证难度及费用决定。因此理论上,同样国家的留学中介费用差距应该不大。但目前我国的中介市场里,申请同一个国家的学校的中介服务费有很大差距。如在服务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新西兰的留学中介费用可以相差3000-4000元,而美国同一学校的中介费用可以相差2万元。在某些机构中,翻译申请材料属于免费服务内容,而在某些机构中可能需要收费。

  “一带一路”建设对留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促进中国同沿线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沿线国家进一步了解中国,因此“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鼓励中国同沿线国家互相的留学往来。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重新建设国际秩序。鼓励中国的留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培养我国小语种人才和懂得多种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促进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合作增多,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根据2015年3月28日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据统计,2015年有来自182个国家的40600人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沿线国家就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名额。发展来华留学,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

  但是,随着中国同沿线国家留学人员的增加,“一带一路”留学往来也将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沿线国家大都是贸易导向性和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中国同沿线国家的产业具有同质性,优势互补有限,沿线国家虽然有些优于中国的专业领域,但是数量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留学生选择去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其次,沿线有些国家政局不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和对华政策,这也势必将影响双方留学往来;最后,中国同沿线有些国家还未达到互联互通,交通不是很便利,这也影响了来华留学和中国留学人员赴沿线国家留学的意向。相应的挑战对往来留学服务提出新要求。

  一是提供来华留学人员的服务有待提高。“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但是来华留学人员普遍反映的情况是没有相关的负责人,语言沟通有障碍,以及很难融入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学校不重视,隔离外国留学生和中国高校大学生,留学生一般只和留学生交往;在留学生培养方案方面,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不到位,高质量的学历留学生占比很少;由于提供工作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来华留学人员还面临毕业后找实习和找工作的困难。这些现实问题阻碍了沿线国家留学生真正地了解中国,当他们回国之后也很难传播中国的文化和精髓。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留学生大部分是该国优秀的人才,回国后担任重要职位,因此要加深他们对中国的友好印象,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提供有利的支持。

  二是中国赴沿线国家留学的配套体系有待完善。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赴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会逐年增加,但是国内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还不完善,留学信息不健全等。国内的留学中介机构,主要关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关于中亚或者东南亚国家留学的中介机构很少,提供相关服务的更少。而且懂沿线国家语言的人也很少,留学信息还很不完善,因此配套的服务机构需要健全和规范;在沿线国家留学的学历认证方面也是不完善,阻碍了留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前景。

  海外留学快速发展与我国高校优秀生源缺乏态势逐渐显现

  近年来,随着低龄留学生的增加,低龄留学生也出现了两级分化。根据CCG于2013年对北京某5所中学出国留学情况的抽样调查,2010-2012年,高中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有所上升,从2010年的9.28%提高到2012年的15.74%。而根据CCG 2015年对北京部分知名中学国际班招生情况的梳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光国际班学生数量就占总生源数量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三分之一及以上。而从国际班学生最终录取和入学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多份国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方面反映了低龄留学加剧的趋势,另一方面更反映了我国高校将面临严峻的优秀生源危机。从CCG统计的中学国际班入学门槛来看,几乎所有学校的国际班学生入学门槛和本校普通生录取分数线一致,同时要求英语和综合素质更胜一筹;而从国际班学生被录取的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被世界名校录取。而国内除了重点高中办的国际班之外,还有很多优质民办国际学校,他们每年所招学生悉数被世界前100名高校录取。这预示着,中国优秀中等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正面临着国际高校的“掐尖”,我国高校优秀生源缺乏的态势将逐渐显现。

  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肯定中国高考成绩,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随着中国低龄留学群体日益扩大及SAT等考试作弊事件不断发生,国际诸多高校原有的招生审核机制在众多的申请者面前难以高效完成人才选拔,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第三方机构面试作为学生第一轮筛选甚至是最终的评估工具。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考试管理的权威性,试题命制、考试组织、试卷评估等环节的专业化和严谨度都比较高,高考成绩正在逐步被更多的国家所认可。截至2015年5月,我国高考成绩已获得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香港、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对高考成绩的肯定,反映了国外大学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对高考程序的信任,也可能会激发各国对我国高中毕业生生源的争夺。

  另外,全国每年近百万弃考大军中,因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者达两成。这些都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同时也将会倒逼中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

关键词:留学,挑战,学生,教育

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