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安,才有人安
当下,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已经成为我们的美食导购、出行导游、金融管家、工作助理、学习帮手、娱乐盒子、健康教练和亲密伙伴,承载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玩、购乃至全部的社会关系。从某种角度上讲,网络已经紧密联系着我们的当下和未来。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很多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成了“网络依存症患者”,“网络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虚拟空间,而逐渐成为现实社会的映射和延伸,甚至开始反制于现实生活。所谓的“网络社会”,其实不过是现实中的人,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空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早已逐渐模糊。 从轻来说,一次恶意的网络黑客攻击,可能让个人或企业的数据资产尽失,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扰乱;一次无度的网络暴力,可能让涉事主体心无可安、遑遑不可终日。从重而言,一次网上个人信息的泄漏,会让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命陨花季;一次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轻信,会让魏则西悲剧发生;一个网络金融传销骗局,可能让一个小康之家倾家荡产。 因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清朗,不仅关乎网上生活的愉悦与否,也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心理健康,是人们现实生活安乐的必要保障。网安,才有人安。网络空间的清朗,才有现实空间的风和日丽。更进一步来看,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涤除网络空间阴霾,加固网络空间的安全藩篱,需要法律政策、技术防控、机构监管和个人安全素养的共同布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我国制定实施网络安全法、重拳整治网络空间乱象,坚持依法管网与综合治理并举等,在保障个人和国家网络安全方面,扎实全面地筑起安全堤坝。与此同时,很多网络安全技术从业者布局攻防,悄无声息地守护着我们的网络安全,网络生态日益净化。但终究,网络社会是每一个个体行动和互相结网的结果,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大数据时代,所到之处必留下痕迹。如敬畏现实社会法律法规一般遵守网络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如适应现实社会生活规则一般尊重网络秩序,如接受现实社会道德制约般在网络空间谨言慎行,如学习现实生存技能那样重视网络素养提升,同时在网络信息识别、自我保护、价值判断、创造参与等其他网络素养上不断着力,是每一个“网络社会人”的时代必修课。 |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