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商讯

人防+技防——抗疫中的“杭州经验”

来源: 人民网  作者:江耘
2020-02-12 15:57:48
分享:

  “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示有效证件……”2月4日凌晨,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并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原有的防控举措连夜升级。

  截至2月3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829例,其中杭州市132例。从1月29日至2月2日,杭州市确诊病例数连续5天下降。

  “随着返岗、返工、返学高峰来临,城市人口流入将明显增加。”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要落实最严举措,通过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实时掌握重点人员流动情况,加强排查管控,坚决迅速阻断一切可能传染源。

  筑起三道“抗疫”屏障

  “访客进入小区请进行身份证登记。”

  “没特别重要的事,最好打电话让对方下来,尽量不入内。”

  连日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杭州多个小区和社区,小区安检人员与记者对话大同小异。随着4日“最严”举措的落地,“任何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正逐渐替代其他回答。

  在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桂花城门口,一众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位进出小区的居民进行着登记,并测量体温,而非小区居民一律拒之门外。在杭州市下城区凤起苑,记者了解到,对待需要隔离观察的住户,该小区会协同家属保障观察人员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供给。

  除严守民众居家和社区两道屏障外,城市层面的防控屏障同样不容忽视。

  2月2日0时至2月9日24时,杭州停驶了184条并调整669条公交线路的营运时间和发车间隔,并配合疫情诊疗开通“战疫”专线。

  另外,余杭区还暂停了所有的城乡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包车、班车、机场专线等公共交通运营。

  城市交通的减少和停运,无疑能更好阻断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疫情风险。

  网格管理让疫情“无处遁形”

  家住西湖区颐兰社区白马尊邸的李先生于2日23时许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询问是否曾经与湖北人员接触。社区工作人员深夜工作的精神,也令李先生格外感动。

  据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社区居民较多,他们每天都加班致电到每家每户,确保了解到每个人的信息,让疫情无处遁形。

  “面对疫情防控压力,摸清情况非常重要。”杭州余杭区乔司街道副调研员李国华说,在乔司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汇聚着街道的大数据统计。

  通过大数据摸排,当地共有湖北籍人口25686名。街道随后发动200多名网格员逐一排查,最终确定湖北籍在乔司人员为26087名,同时掌握了春节期间未回湖北以及回去过但已返乔司的湖北籍人口等数据,精准到点到人,每天两次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记者了解到,春节前杭州就逐渐强化重点人员排摸管控,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武汉到杭人员名单逐一进行随访,并对社区居民进行摸排。这一把工作做在前面的举措,有效地减少了输入性疫情发生。

  “这里有一名有感冒症状的涉武汉人员。请上门来评估一下。”大年初一晚上,朝晖街道“武林大妈”吴剑美在辖区某宾馆排查时听说宾馆内住着一名武汉来杭男子,且有咳嗽症状后,随即向所在街道报告,并与朝晖卫生服务中心取得了联系。

  作为杭州知名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武林大妈”们在网格化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和本土化优势,配合社区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技术加持让管理“无死角”

  作为数字经济高地的杭州,在加强疫情人防同时,技术赋能也有诸多实践。

  下城区新天地园区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手机上日前就收到一条自动推送的短信,提示湖北籍住户何某在世嘉君座一楼刷卡进入,这意味着该住户可能刚从湖北返杭进入公寓。

  收到短信后,园区运营公司及时向街道、社区进行报告,并与住户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据了解,这是下城东新街道运用“数字驾驶舱”加强疫情防控。通过该系统,可将小区智能安保系统与城市大脑进行数据对接,实现重点人群的实时预警。

  另外,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还应用了无人机防控疫情,不仅喊话聚集人群及时回家,还自带测体温系统,可自动测查视觉范围内人员体温情况并传输到电脑终端。

  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市卫健委等部门通过“城市大脑”智能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基于该系统,凡是近期到过武汉的市民或游客,来到杭州后,都会收到一条提醒主动隔离观察的短信。

  通过该系统的大数据排查,武汉来杭人员及接触人员共有近2.2万人,现居家医学观察人数21623人。

  “之前通行的人工纸质登记,不仅速度慢,一旦司机字迹不清,后续数据也很难统计。”西湖区双浦镇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借助“城市大脑”平台,开发了一个信息登记小程序,已在西湖区各高速出入口推广。

关键词:杭州,举措,疫情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