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卢龙县:抢抓农时育秧忙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武佩剑
2020-02-28 09:09:25
分享:

魏占勇正在连接甘薯育苗床地暖主管道。通讯员供图

  长城网秦皇岛讯(记者武佩剑  通讯员王辉 张继良)又到了春耕备耕的好时节,连日来,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筹备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

  2月21日,地上还有好些积雪未化,木井镇大道上村秦皇岛农信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大棚里却春意正浓,一派红火场面。合作社负责人魏占勇边抻着一根水管边指挥着施工,不远处,两名工人忙着连接甘薯育苗床地暖主管道,就见一根根铺在育苗床下方的地暖管被有序连接到主管道上。“我们这是地暖育秧,秧苗受热均匀,出苗率高、品相齐整,抗病率还高”魏占勇介绍说,与传统的火炕育秧不同,这里的甘薯育秧将用上“地暖”。今年是他进行地暖育秧的第一年,在县里、镇里作出春耕备耕部署之后,他迅速行动起来。

  “受疫情影响,地暖育苗床施工比原计划晚了不少时间,好在最近县里鼓励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推进春耕生产工作,要不我们宁愿不干,也决不给县里添乱”魏占勇说,在施工前,合作社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首位,工人们来了首先要测量体温、进行消毒,并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才能开始工作。

  魏占勇围着甘薯打转转了这些年,一直钻研如何让甘薯种植发挥最大效益,这也让他和甘薯有了一种无言的感情。近年来。他到山东等地考察,试种了许多淀粉型品种,从8亩、50亩、200亩、700亩,到今年的1500亩,连续的试种给魏占勇吃了定心丸,他不断扩大甘薯种植规模。现在的地暖育秧技术就是他从山东考察学习来的。

  “去年,我试验了冷炕育秧,为今年的地暖育秧打下基础。这些年,只要是县里组织的甘薯培训交流活动,我都参加。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别看就是种甘薯,你要总是固守现有老品种,终究会被淘汰。就拿这回我引进的新品种,不管是山地和洼地种植,淀粉率出的都高”魏占勇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才能让土地生金,他还特地邀请村里的土专家帮着育秧。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地暖育秧可以保证薯炕始终处于恒温状态,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传统火坑育秧受热不匀、出苗不齐的老毛病。今年我们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甘薯,同时,发展带动木井、石门周边村的村民和种植大户6000余亩,现在正在进一步协商中。我们统一提供秧苗、肥料、药、技术,确保甘薯品质”魏占勇说,现在已经联系好了山东的种薯,预计3月份初就可以上炕,到时可以提供秧苗2000万株。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魏占勇和红太阳粉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由他们对村民种植的甘薯进行回收,并签订保护价,实现产供销一体。

  “现在的惠农政策也是越来越好,我们发展农业的劲头也是越来越足,我有信心把甘薯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魏占勇信心满满地说。

工人忙着育西红柿秧。通讯员供图

  在卢龙县福临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几个工人忙着育西红柿秧。一位工人用锹将营养土放到穴盘里,随后用抹子铺平。随后,穴盘被送往育苗床,一位女工人分别将西红柿籽点在里面。“往年我们一天半就能育完所需的西红柿秧苗,今年,我们削减了工人的数量,确保工人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每天还安排专人对大棚外进行消杀,现在算来,至少要一个星期能完成育秧”合作社负责人邸亚林告诉记者。

  “现在天暖和了,下地干农活时必须戴口罩,人员不能扎堆,到家及时洗手,还有坚决不能燎地边、烧茬头…….”如今,木井镇各村大喇叭广播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又“添置”了新内容。

  ​

关键词:农时,卢龙,农村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