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现场,背负着装满药水后,重量超过15公斤的消杀喷雾器,被喷洒的含氯消毒剂刺激得呼吸困难……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疾控中心消杀科的老党员马玉武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肩负着病毒“歼灭者”的职责。
今年54岁的马玉武,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平时北戴河疾控中心消杀科只有马玉武1个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紧急配备了3名新队员。作为一名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的战“疫”老兵,马玉武加班加点整理出消毒制度和流程,连续开展培训,反复演练,在三五天时间里带出来一支技术过硬的疾控消杀队伍。
疫情防控期间,马玉武带领的消杀团队全天24小时待命,到达消杀战场后,他不舍得让他的队友只身面临危险,总是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2月7日凌晨,马玉武接到通知: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启动应急消杀程序。疫情就是命令!马玉武立刻带领团队赶赴现场进行终末消毒。完成周边环境的消杀后,进入到确诊患者家中,狭小的空间中,二氧化氯消毒剂刺激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他第一时间让其他队员撤出现场,独自忍着不适完成了此次消杀任务。
消杀任务完成后,他已经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同事们送老马到医院做检查,被诊断为呼吸道灼伤,医生建议他居家休息,他直接就拒绝了。“现在工作任务重,单位人手紧缺,自己这个时候休息了,同事们的工作量就要增加很多。”他这样考虑。
初春的北戴河乍暖还寒,军人出身的老马却常常汗湿衣背。从单元入口到楼顶的整个楼道,入户后的地面、墙角、窗户,床单、窗帘、日用器具等等,不放过任何一个消杀细节,进行全面覆盖的彻底消杀。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负着装满消毒剂后超过15公斤的消杀喷雾器,一次终末消毒流程完成要近4个小时,一天通常出动2至3次,天常常就这样黑了又亮了。因为防护服等用品稀缺,为了少用应急防护物资,为避免上厕所,他常常连口水也不敢喝。
在常人眼中,新冠肺炎患者活动过的地方是高危险区。患者确诊后,他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疫点,很多时候,他和病毒只隔着一层防护服。“这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烈性的疫情实地消毒,说完全不怕那是假的。”马玉武说,“但越是这样,我们消杀人员越要冲在前面,不给病毒留一丝存活的机会,将病毒消灭在源头。”(秦皇岛晚报记者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