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今日聚焦

秦皇岛市政法系统78项爱民服务措施

来源: 秦皇岛日报  作者:
2021-05-18 16:47:51
分享:

党委政法委系统15项措施

1.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开展集中清查攻坚行动,全面摸底排查,加大化解力度,督促各级政法部门落实领导包联化解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将信访人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回应群众关切。

2.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开展重点案件评查活动,专项整治违规违法“减假暂”和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等问题案件,研究制定系统性制度,补齐执法司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3.切实发挥党委政法委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支持法院工作,依法加大法院执行力度,对特困当事人及时研究司法救助、社会联动帮扶等救助帮扶工作措施,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4.加强重点涉稳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调、督导相关县(区)及市直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置。一时难以解决的,督导相关县(区)及市直主管部门明确专人跟进,及时解答群众的诉求,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及思想教育工作。

5.深入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追逃查失助团圆、释法明理促转化、传经送宝帮致富、宣传教育浓氛围等活动,巩固教育转化成果,铲除邪教滋生蔓延土壤,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浓厚氛围。

6.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拓宽舆情监测范围,及时发现网上涉法舆情信息,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转办,回应和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涉政法工作热点难点问题。

7.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创新网格化治理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8.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实现治安防范“全覆盖、无死角”,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9.建立健全“心灵驿站”,积极开展“共建平安家庭,共享幸福生活”活动,搭建群众反应诉求和化解问题平台,面向群众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教,营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10.进一步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对各类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树立长效常治工作目标,提升群众安全感。

11.结合政法队伍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数据,督促各级政法单位全面深入分析查找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实际制定对策,切实提升政法工作质效和队伍建设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12.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依托镇街社会治理中心建立“法学会工作站”,参与调解、仲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培训和诉讼服务等活动,打造法学会系统参与法治秦皇岛、平安秦皇岛建设新品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开展党建帮扶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进行党史宣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情,广泛征求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建议,精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共商解决民生实事。

14.组建“机关勤务志愿队”,深入街道(乡镇)、社区(村)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乱停乱摆整治、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自治,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身边事。

15.协助帮扶村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提升帮扶村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法院系统10项措施

1.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践行诉讼服务十项承诺,主要包括登记立案无障碍、立案服务多渠道、跨域立案全覆盖、执行立案更便捷、12368热线集中办、辅助事务网上办、解纷形式多元化、卷宗流转不拖延、诉费办理人性化、集约送达高效化等内容。

2.深入开展移动微法院应用和电子诉讼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捷和便利。

3.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实现全市基层法院少年法庭全覆盖,掀开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篇章。

4.积极“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及“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活动,主动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5.集中开展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虚假诉讼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6.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进一步巩固专项斗争成果,保障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7.依法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积极配合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8.开展涉法涉诉案件“回访”活动,及时负责地向当事人做好释法明理,消除疑虑、化解矛盾。

9.扎实开展涉法涉诉特困群众、弱势群体帮扶救助活动,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公正、公开、及时予以办理。

10.积极深入矛盾纠纷多发地,不定期走访困难企业、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听取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检察系统23项措施

1.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犯罪专项检察活动。成立专门办公室;加强线索排查;落实与人社局、信访局、司法局、公安、法院协商合作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和农民工被欠薪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

2.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加强与金融、电信、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坚持快捕快诉,提升打击效率。

3.深入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专项活动。突出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保险合同纠纷、房屋买卖纠纷等重点领域,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案源渠道,加大办案力度。紧密结合监督办案实际,搜集摸排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侦查。进一步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沟通,建立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线索移送、联合查办、结果反馈等合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民事虚假诉讼防范、发现、追究和制裁机制。

4.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开展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专项活动,开通微博微信留言功能,及时关注网民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严格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办理结果或进展答复,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持续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采取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邀请第三方参与等多种方式,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

5.深入推动建立健全窨井盖治理常态化。认真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突出问题导向,持续督促整改问题管井、消除井盖安全隐患,守护群众“脚底下”安全。

6.优化“案-件比”,提高办案质效。深化运用“案-件比”评价指标,完善办案措施,提升办案质效,严防诉讼程序“空转”,有效解决当事人讼累问题。

7.开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犯罪、守护“舌尖上”安全活动。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犯罪和网络平台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犯罪的惩治力度。重点调研农贸市场、超市、学校及周边、餐饮生产经营者、菜篮子产区、种植养殖生产基地、冷库物流中心等领域,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8.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聚焦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公益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办理一批有影响的“硬骨头”案件;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持续推动基层检察院每年办理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全覆盖;推动健全完善相关行业、领域治理体系,利用磋商、提出诉前检察建议、提起诉讼、支持起诉等手段,督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9.进一步完善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和区域建设,拓宽信访渠道,畅通服务热线,为群众信访提供程序引导、法律咨询等便捷、高效的检察服务。

10.推行“阳光检察”,按照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案件受理、办案程序以及依照规定应该公开的案件信息。

11.开展检察机关服务乡村振兴——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法治巡讲活动。在全市检察机关选拔优秀巡讲师,分赴各县区开展巡讲,一个县至少进一个社区、一个行政村、一所乡镇级中学、一所村小学或幼儿园,至少举办一场预防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暨强制报告制度宣传报告会。

12.开展涉案困境儿童救助帮扶工作。联合民政、教育部门落实《河北省涉案困境儿童救助帮扶实施意见》,重点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经济、心理、教育等多元化帮扶,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13.进一步建立健全秦皇岛检察机关“一盘棋”的司法救助工作格局和上下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工作机制。坚持“应救尽救”“应救即救”,由“依申请救助”向“依职权救助”转变,深化拓展司法救助工作。重点加大农村地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司法救助力度;对贫困人口、未成年人、军人军属、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救助,实行优先办理、快速办理。

14.持续开展“木兰有约”法治宣讲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辟线上普法绿色通道,实现抖音号、头条号、快手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全覆盖。每季度至少一次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线下普法活动。

15.继续开展戒毒帮扶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团队,增加帮扶对象人数,完善帮扶措施。

16.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落实与公安、法院、纪委监委联合出台的长效办案机制,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

17.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专项监督活动。印发工作方案;拓宽监督线索发现渠道;与公安、海警、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协调,完善信息交流、案件通报、联席会议等机制;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案件,依法监督线索移送,监督立案查处犯罪,促进“两法衔接”顺畅高效快捷;加大宣传力度。

18.认真办理民生领域“微腐败”案件。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重点对下指导办理教育、医疗、低保、养老等民生领域“微腐败”案件,上下联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19.开展对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专项检察。严厉整治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顽瘴痼疾,依法纠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问题,严肃查处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徇私枉法、枉法裁判、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案件;对所有举报、控告线索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做好分流、处置。

20.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违法乱占耕地”非诉执行监督为重点,从行政非诉执行受理、审查、执行等环节入手,拓宽案件线索渠道,提升办案质效,破解土地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强制执行难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耕地保护问题。

21.推进“党建+公益诉讼+公益组织”项目,以公益组织区域性覆盖的观察员举报模式为突破口,以长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等为主要内容,切实保护好秦皇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2.实行律师阅卷网上预约,做好以保障律师阅卷权利为重点的服务工作。在全市检察机关实现电子卷宗制作全覆盖。对个别案卷过多、难以短时间提供电子卷的,组织专人在三个工作日内提供纸质卷,确保律师摘抄、复印便捷高效。

23.开设检民互动平台。提升人民群众对我市检察机关的满意度,利用秦皇岛检察微博微信平台,与网民进行良好互动,及时向社会发布检察信息,借助网络信息传播快、沟通便捷等优势,“零距离”满足社会民众对检察司法执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安系统20项措施

一、治安管理方面

1.强化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力推进全市民心工程——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年底全市智慧安防小区建成率达到100%,全面压降小区可控性案件发案率,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积小区小平安为社会大平安”的目标。

2.深化公章刻制改革。创新公章刻制业务线上办理方式,公章用户利用手机微信搜索“安云印QHD”微信小程序,可在线自助办理新刻、换刻和遗失补刻印章的入网备案业务,实现印章申刻和入网备案业务“最多跑一次”。

二、交通管理方面

3.优化和改进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优化货车通行管理,将搬家公司、桶装饮用水配送、吸污等民生服务车辆,纳入城市配送车辆管理,提供通行便利;在货车禁行区域,允许黄牌城市配送车辆通行时间不少于6小时,无需办理货车通行证;在居住社区、餐饮集中区等配送货车临时停车需求较大但停车资源不足的区域,按照“分时段、限时长”的原则,合理施划货车装卸专用停车位,并完善配套管理设施,加强临时停车管理。

4.简化货车通行证网上办理流程。优化货车通行证网上办理系统,申请人只需登陆“秦皇岛交警”微信公众号,填写车辆基本信息,并上传车辆行驶证、证明信、营运证等的图片或扫描件,提交信息经审核后,下载电子版通行证,即可实现市区限行路段货车通行证的申领。

5.推行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进一步完善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对于受理的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全部实现事故各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交管12123手机APP在线查询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提高事故处理公开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6.扩大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范围。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需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体检医疗机构由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扩大到符合健康体检资质的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

7.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电子化。群众在办理完成车辆登记、检验业务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或者“交管12123”手机APP查看、下载检验标志电子凭证,车辆不需要再粘贴纸质检验标志。在汽车租赁、抵押、交易、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等领域,当事人、企业可以使用手机APP读取检验标志电子凭证信息,便利群众办事,服务企业发展。

三、人口管理方面

8.优化新建小区落户措施。对新建小区没有街路巷和门牌号、没有归属居委会的,可以按照房屋产权证上登记地址为群众办理落户。

9.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在各级户政窗口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老年人优先”提示牌,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优先办理户政业务服务。

10.开展居民身份证业务就近办理。深入推进实施居民身份证“三项制度”,在所有户籍派出所全面开通全国和省内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业务,简化办理流程,方便群众在现居住地附近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业务。

四、政务服务方面

11.实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建立完善“不打烊”工作机制,结合政务办事大厅窗口工作实际,研究安排周末可办事项,并在办事大厅进行公示。制定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选派业务骨干驻岗,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周末服务“不打烊”,服务质量“不打折”。在窗口实行节假日预约服务,向社会公开办公电话,并大力宣传业务受理网点和互联网可办业务事项及渠道,并逐步完善线上预约、平台预约机制。

12.对特殊人群开通便民服务通道。为残疾人、退伍军人、现役军人、“英才卡”持有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服务、优先办理、绿色通道、邮寄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举措。办事群众办理业务前可通过拨打电话预约办理时间;持有优待证、军官证、英才卡人员可持证直接到政务办事大厅窗口优先办理业务;为前来办理业务的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代办服务;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当场领取证件的,采取邮寄方式送达;对于路途较远群众不能在工作时间办理完业务的实行延时服务一次办结,让办事群众少跑路。

13.减少窗口业务办理环节。边境通行证办理申请人个人身份信息情况,由政务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利用公安网进行网上审查代替申请人到派出所开具证明材料,解决群众部门间“反复跑”问题,真正实现让群众只跑一次。进驻政务办事大厅公安事项,能够利用业务办理平台实现网上办理的,全部网上办理,办事群众可根据需求选择到办事大厅现场办理和利用互联网软件、平台等网上办理。

五、出入境管理方面

14.开展签证到期提醒及风险提示。开展签证、居留许可到期提醒,避免外国人在华居(停)留证件超期,产生违法行为;提前告知拟招聘外国人的单位,聘用外国人可能存在风险隐患,避免发生纠纷。

六、禁毒管理方面

15.缩短禁毒工作涉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市级公安禁毒部门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审批,由法定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进行许可审批;县(市、区)级公安禁毒部门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备案审批,由法定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七、内部单位管理方面

16.优化金融机构安防设施建设许可审批服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全部实行主动上门服务,限期3个工作日完成;新建、改建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前,申请人提交《新建、改建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表》时,不再需要提供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不再需要提供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相关资质证明和安全技术产品生产登记批准书,不再需要提供房产租赁或者产权合同复印件和租赁双方签订的安全协议书复印件。

八、网络安全管理方面

17.提供网络安全咨询服务。组建网络安全专家咨询服务团队,每月在网警公众账号上发布漏洞信息,积极服务全市网络安全。

九、旅游管理方面

18.探索“驻点式”工作模式。探索建立“驻点式”治安防范和为民服务的工作模式,面对面为景区和游客服务,在旅游旺季、重要节假日期间,派警力驻扎于热点景区,开展执法、监管和服务工作,实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警情、解决纠纷、服务群众。

十、医疗服务方面

19.组织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公安医院医护力量,深入社区、乡镇,开展常见多发病症诊治,并免费发放各类常用药品;为全市学校、幼儿园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努力提供安全、便捷的采样环境。

十一、警务督察方面

20.打造警务评议系统。为全市所有户籍室、政务大厅、交管业务大厅、出入境大厅等各窗口服务单位安装现场服务评价器202个。群众办理业务后,评价器会自动提醒对本次业务进行实时评价,群众可选择“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系统将对各窗口服务单位群众满意率进行自动统计。警务督察部门针对群众满意率不高的单位,重点跟办整改,通过回访当事人、复查整改成效等方式,不断提升全市公安机关窗口服务质量,打造和谐警民关系。

司法行政系统10项措施

1.举办面向群众的法治讲堂。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办向社会公开的市民法治讲堂,组织院校教授、资深法官、专业律师等法律工作者,采取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宣讲解读社会关注的法律问题,推动群众学法用法精准化。

2.开展“三百”法治宣传服务。组织100场法治文化进村居活动,为村(社区)培训万名法律明白人。组织100名律师普法进校园,实现律师与中小学校结对共建全覆盖。发布100个民法典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推广公民全生命周期普法清单。

3.推出公证便民三项措施。制定困难群众公证业务减免收费措施,推出房产继承公证免费代办产权转移登记延伸服务,实现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纳税状况等公证事项跨省通办。

4.推行法援惠民三项行动。拓宽服务渠道,建成1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优化服务标准,对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上门式、预约式、一站式”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因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纠纷,军人军属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张权利等事项应援尽援。

5.建设仲裁业务综合服务平台。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仲裁业务前置服务中心,推行“接待、分流、服务”智慧仲裁,提升仲裁快捷度、便民性。

6.建立市级“鉴调一体”服务中心。推进司法鉴定与法律援助工作对接,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1家“鉴调一体”服务中心,以鉴定促调解,最大程度简化群众维权环节,节省群众维权成本。

7.打造1小时人民调解服务圈。培育50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专业化、个性化品牌调解工作室,每个县区建立1个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专人值守的调解“专家门诊”和“出诊团队”,推广建设全市域覆盖的综合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城市区和乡镇人口聚居区1小时人民调解服务全覆盖。

8.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活动。整合司法行政力量,组建律师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法企同行•百名律师进千企”法治体检活动,深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合同审查等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涉法涉诉风险。

9.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执法监督。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律师、社区干部、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等群体中聘请3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0.加强重点社会民生领域立法。完成《秦皇岛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秦皇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两个政府规章制定工作,发挥立法联系点常态长效作用,在立法进程中进一步凝聚群众智慧。

关键词: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