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文化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品读故事长精神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张辉
2021-06-15 16:22:18
分享:

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脚下,坐落着国内最大的长城专题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长城展现了战争的严酷,然而,长城并不仅仅是军事设施,它也是重要的文化标识,蕴含了中国人上下几千年的智慧与传承。

说起长城,除了山巅巍峨的身影、绝美的风景,你还能想到什么?你知道长城是如何御敌的吗?长城是如何修筑的?长城又是怎样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吧,你的疑惑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

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秦皇岛与长城的故事

从孟姜女哭长城到徐达建城、戚继光御敌,从山海关建立到名闻天下,秦皇岛与长城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长城也是秦皇岛市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旅游资源,秦皇岛境内长城全长223.1千米,有单体建筑905座,关堡62座,境内的明长城为万里长城最精华的地段。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一座以长城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亮相“天下第一关”,它是一座以万里长城、特别是以山海关长城为主要展示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长城专题博物馆。

2003年,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进行改陈,其主题陈列《华夏脊梁》在2005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为更好发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作用,2007年又对馆舍进行了扩建,于2009年7月29日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是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长城铁炮和石炮。

石炮铁炮列阵博物馆

五月的阳光灿烂而温暖,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游客踏着条砖,看向眼前的仿古建筑,肃穆之情油然而生。

扩建改陈后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主题陈列展览分为《万里长城》和《万里长城—山海关》前后两个部分。参观从《万里长城》开始,在长城历史展厅,最为壮观的是由几十尊石炮、铁炮组成的炮阵。大炮长短不一、粗细不同,配合着旁边大到足球、小到鸽子蛋的各式弹丸,古时战场的硝烟已经宛若眼前。

炮是长城防务中不可或缺的守城武器。在这里,也藏着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的几件“镇馆之宝”:长城石炮、安边神炮以及神威大将军。

长城石炮仅见于秦皇岛

长城石炮仅见于明代蓟镇长城即今天的秦皇岛市境内,是一种“边塞独用”的守城火器。石炮是明代蓟镇巡抚刘应节于隆庆初年(1567年)创制的。这些石炮一般每门重200公斤—300余公斤,炮口小、炮膛大,后部有长方形点火槽,点火槽连接炮身处,有通向炮膛内部的圆形引火孔,点火槽的尾部还凿有牛鼻子孔,用于拴系皮条拉动调整炮口方向。石炮属于就地取材,较铁炮的铸造更为省时、省材、省钱。它展现了古代军民的聪明和才智,是中国火器史上罕有的珍贵实物,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明天启癸亥年造铜安边神炮发现于1984年,山海关城内西三条42号院挖自来水沟时,发现了一门铜铸大炮。此炮炮腔是直筒型,炮身长49.5厘米,从炮口到药室铸了5道凸起的圆箍,药室像灯笼罩一样凸起,上面铸了一个长方形的火门,中间有一个引火孔通向膛内,其中药室略粗,外形呈椭圆,尾部稍凹。属于没有耳轴和瞄准器的火炮,火药、铅弹、石子等从炮口装填,夯实后点燃引信即可发射。炮身刻5列汉文楷书“天启,癸亥,年造,安边,神炮”10字铭文,记录了火炮制造的年代和名称,铸造工艺精湛,体现了较高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神威大将军”威风凛凛

在炮阵中,身形最大的一尊炮名头更加响亮——“神威大将军”,它身长270厘米,可谓高大魁梧,前细后粗,在众炮中威风凛凛。神威大将军是一门属于明代仿制的红夷炮。明天启年间,朝廷从葡萄牙购买了30门红夷大炮,后来大量仿制,以作抗击后金之用。红夷炮在设计上较为先进,具有射程远,命中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说此炮是兵器中的娇子。

“明代时,把大炮称作将军。当时火器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副馆长赵宏利介绍说,把大炮称为将军还是从明朝皇帝朱元璋时候开始的,明代火炮根据体形和威力大小都有非常个性的名字:如神威大将军、红夷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夺门将军等等。

其实,长城御敌也不仅限于古代,在博物馆内,有一段专门的区域,展示的正是“长城抗战”的历史。1933年初,日军侵犯山海关,中国守军奋起抵抗,长城内外燃烧起熊熊抗敌烈火,中华儿女用血肉筑起一道新的长城。

长城抗战展区。

字模印文城砖堪称责任状

“长城的修筑过程中,融合了先人很多的智慧,也可以说是技术创新。比如这段城墙,顶端使用的是异形砖,垛口处的砖也做了改进,这样就扩大了守城官兵的视野,在对战时则增加了武器使用的角度。”在一段城墙前,赵宏利介绍说。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内的极其珍贵的长城建筑文物——山海关字模印文城砖。这些城砖颜色青灰,质地厚重,长37.5厘米,每块砖重30斤左右,是一种型体较大的明代筑城城砖。这些城砖不但抗风化,而且抵御盐碱水蚀的能力特别强,历经600余年风刀霜剑至今完好无损。它与一般长城用砖的最大不同就是砖上有字,字数多达九至十个,文字是入窑焙烧之前,趁砖坯未干时用印模压上去的,“字模印文城砖”因而得名。

“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城砖的烧造年代和筑城的责任单位,有些是军事单位烧制的,有些则是地方州县烧制的,这一块块字模印文城砖,不仅是一枚枚‘军功章’,更是一幅幅永远对外公示的‘责任状’。”赵宏利说。

长城故事凝集长城精神

“长城是几千年来民族大融合的象征。”赵宏利介绍说,无论是修筑长城的过程,还是在长城发挥的作用上,都体现了民族大融合。长城不仅仅是军事设施,同时也为长城内外各民族的交流、交易提供了场所和保障,这样的作用在和平时期更为明显。长城线上的经贸物质交流,改善和影响了长城内外中华民族的习俗及他们的生活。

在《万里长城—山海关》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山海关长城的历史与现状、军事与文化。“我们特别高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博物馆,感受长城文化。”采访中,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工作人员李解介绍说,随着各家博物馆都采取行动“让文物活起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也一直在行动,现在,不仅暑期研学团队明显多了,来参观博物馆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了,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来参观,这说明人们对文物、对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感兴趣。

据了解,自免费开放以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以其精美的设计、合理的布局、恢弘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成为长城历史文化展示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知识普及基地,是了解长城知识,弘扬长城文化,感悟长城精神的最佳课堂。暑期每天平均接待2000人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左右。去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博物馆也采取了防控措施,但前来预约进馆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博物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管是在长城文化方面,还是在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李解说。(燕都融媒体记者 张辉

关键词:博物馆,山海关,长城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