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王震军 通讯员 李秀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在许多人眼中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在这片美丽又贫瘠的土地上,一批又一批中国医务人员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持续进行着医疗援助。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35岁的李冰,便是其中一员。李冰于2020年9月奔赴尼泊尔,她牢记重托,无惧气候恶劣、病毒肆虐,用向上向善的力量传播着中华医学博大能量。
同事的榜样 家人的骄傲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李冰援助的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位于奇达旺省婆罗多布尔市,距离首都加德满都,是一段车程七八个小时的盘山路。
没有对异域风景的惊喜,满目所见是坑洼的道路、飞扬的尘土。光着脚板满地跑的孩童、穿着朴素的百姓虽然已经颠覆了心中的想象,更让李冰无法预见的是宿舍外豺狼的嚎叫和房间内突然出没的老鼠与毒蛇。与这些相比,闷热潮湿的天气、吃不到绿叶菜、经常停电和发霉的被褥,都算不上困扰了。
而当疫情肆虐严重时,生命的威胁、安全的隐患才是最直接的痛击。
度过了刚入异国的不适,熬过了湿疹带来的煎熬,治愈了肠胃的疼痛,克服了思家的想念,支撑李冰抵御困境的强大力量正是从内心升腾出来的参与医疗援助的自豪感和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不是谁都有机会参与援外,这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工作经历和精神财富。”李冰能参加医疗援助,离不开一直以来她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
李冰的姥爷是名军医,母亲是名乡医,家庭的熏陶和耳濡目染,让李冰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大学毕业后她继续求学,用坚韧的毅力考取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研究生。到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工作后,李冰勤学习、善思考,在工作打磨中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医生。
尼泊尔艰苦的环境从未让李冰退缩过,积极乐观的天性让她总是用积极饱满的状态笑对苦难,用满满的正能量向家乡的亲人和同仁们汇报,“没有医疗队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异域的守望就是对祖国培养的报答。”
让中医在尼泊尔大放异彩
即使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是尼泊尔综合实力最强的肿瘤医院,那里的卫生条件和设备也依然无法和国内县级医院相比,但它却承接了尼泊尔南部大部分肿瘤病人的治疗,还有30%的病人来自印度北方地区。
李冰在受援医院开设立了单独的中医门诊,治疗腰椎病、颈椎病、面瘫、脑梗死肢体偏瘫、尿潴留等。她用中医针灸、拔罐、刮痧、艾灸等方法为当地病患解除疾苦,获得当地百姓的高度认可和普遍赞誉。
一位老年女患者身患腰痛3年多,经过针灸和拔罐治疗效果显著,老人向李冰双手合十,用尼语说着感谢,她的儿子还特地送给李冰一袋自己种的柠檬。
一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因交通事故右侧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鼓腮漏气,嘴角歪向健侧,眼睑闭合不全,当地医师推荐他找“神奇”的中医,经过针灸治疗一个半月后,小伙子的右侧眼睑能够闭合,鼓腮也不漏气了,他向李冰竖起大拇指说,Thank you so much,Doctor Li, I really appreciate it!(非常感谢李医生,真的非常感谢!)那一刻,李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医生的自豪。
走在医院的路上,每当当地人用中文清晰地说着“你好”时,李冰印证着几十年的中尼友谊。
李冰随医疗队积极投身受援国抗疫一线,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宣讲防控知识、制定防疫方案、落实防疫细则、传递中国温度。配合驻外使馆开展“春苗行动”,为海外同胞的生命健康筑起防护屏障。看望慰问孤儿院儿童,为中资企业人员进行义诊。
“援外医疗是我国外交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意义和责任重大,要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为中尼卫生领域做出贡献,为国争光。”每当念及出行时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院领导的嘱托,李冰就浑身充满力量。
恶劣环境开出绚烂花朵
在同事张英杰的眼中,李冰性格开朗直爽,工作认真踏实,“看到她到尼泊尔一下瘦了5公斤,蛮心疼的。那么苦的环境她却做出那么突出的成绩,特别让人钦佩她的勇气和耐力。”
这一年多来,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李冰是各种例会中都不会缺席的名字,她像一个标杆符号,为医院树立了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榜样。连续两年获得局级三等功、嘉奖,并被评为市级优秀医师。
李冰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叫李雪。说起姐姐,李雪满是骄傲,“小时候干农活特别累,她一向都是实干,给了我很多向上的力量。”
李冰喜欢钻研,大学时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到尼泊尔后,与外界沟通不便,她更是醉心学习,每天都在学英文。
李雪说姐姐特别善良正直,为别人着想多,从不计较个人付出。刚得知李冰要去尼泊尔时家里人有很多不解和不舍,学医考研加援外,让李冰的终身大事一拖再拖,直至现在依然单身。可李冰既决定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不顾身,全家人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冰冰不仅是全家人的骄傲,甚至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耀。”李冰的父亲,这位教书育人一辈子的老校长李希民自豪地说。
李冰在整个援助医疗队中的表现得到了医疗队长的赞誉,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院长为她颁发了优秀医师奖状。李冰用青春、汗水和热血奋力谱写援外医疗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