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野山杏已经长出一串串青色的果实,通红透亮的野樱桃、深紫色的野桑葚已经成熟,成片的栗花随夏风飘香;村路两侧栽种着花草树木、醒目的彩绘文化墙、古屋建筑......青山环绕的小山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静谧、古朴,精致又漂亮。
修路干劲儿足
6月7日上午,在海港区驻操营镇龚庄村的东山上,村民从早上5点开始上山修路,有的在用镐头挖坑,有的在扛运木料,有的按照尺寸长短在锯料,他们这是正在给刚刚修通的山路架设护栏。
村民潘素凤正挥镐挖坑,一镐下去,碎石块与镐头撞击出金色的火花。潘素凤又狠劲地挖了几镐,再弯腰捡起坑中的碎石块整齐地码放在路沿上。“小山村没有别的,满眼都是绿色,村里要带领大家伙儿打造杏花谷,我们一寻思,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庄稼人还能卖卖山货,这是个好出路,现在大家早出晚归干得可有劲儿了!”潘素凤说。这些日子,为了抓紧修通上山的这些路,潘素凤和村民们连端午节都没舍得休息。
在龚庄村西侧,宽阔、平整的大马路边立着一块刻有“住建路”的石刻,“这条长160米的新马路,是去年底海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村里资助5万块钱修建的。”龚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凤明霄接着又走到端午节期间刚刚修好通往山上的露营地桥上,还特意用脚跺了跺,“现在这桥可结实了。以前属于漫水桥,雨大了,人就过不去。改造中为了省钱,我们就想法用几只千斤顶把桥面升高、加固,今后无论是村民生产,还是游客上山赏花、露营就方便了。”
“目前,环村修建通往山上有6条路,总长十余公里,已经修了一个多月了。”凤明霄说:“每到春天,村庄四周漫山遍野的山杏花跟下雪一样,特别壮观好看!修好山路,一方面计划打造杏花谷发展乡村旅游,再就是方便村民生产。
村庄历史久
随后,记者一行走进绿树掩映的龚庄村,老建筑、轱辘井、大石碾盘,鲜艳的彩绘文化墙......这是一个明代初期形成的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感与现代文化气息相互交融,安静整洁、精致祥和。“文化墙是村里大学生龚邦举利用去年冬放寒假时绘画的,村头石、杏花谷等石刻也是本村会书法的蒋春林书写的;这里乡风淳朴,村民团结,大家为发展建设村庄的积极性可高了!”凤明霄感慨道。
龚庄村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灰石矿等,过去属于典型的吃“矿产饭”的古村落。凤明霄领着记者来到村口西山脚下,“顺我手指的那条沟就是过去有名的‘烧灰峪’,在这次修路中还意外在山上发现明代修长城时留下的石灰窑址遗址。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这里开矿时留下的老窑基还埋在山里,他们都钻进去过。”在村庄周边,记者看到,前些年开矿留下的窑址还有好几处,这些故事见证了这个昔日矿村的历史。
打造杏花谷
龚庄村作为省级森林乡村,近些年由过去靠吃“资源饭”逐步转型吃“生态饭”上做文章。凤明霄说:“龚庄村有600多年的村建史,四面环山,山场面积1494亩,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板栗、核桃为主;同时,又处在青龙的花厂峪,石门寨镇房庄(老君顶)、驻操营镇义院口等旅游村落之间,一条环长城旅游公路像串糖葫芦把这些山水古村落连接在一起,生态和交通优势具备旅游开发条件。”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定位上,凤明霄还曾专门邀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调研,为龚庄村的生态旅游发展谋划新思路。
接下来,凤明霄计划重点打造龚庄村杏花谷生态游,让昔日矿村蝶变成赏花观景村的同时,充分挖掘村中龚庄大院等老建筑及古石灰窑遗址等历史文化元素,提高古村落知名度,让如今的这个小山村真正走向吃生态旅游饭的新路子。(记者 徐道树 实习生 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