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风光美,山下花果香,地处秦皇岛市昌黎县两山乡西北部的五峰山村,因山得名,既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又是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
现在的五峰山村街道宽阔整洁。方竟凯 摄
近年来,五峰山的红色旅游越发兴旺,来五峰山“打卡”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老区,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历史,回望曾经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的艰辛壮阔。
谁不知咱五峰山
五峰山村背靠的东五峰山和西五峰山统称“五峰山”,列属碣石山脉,东峰耸翠,西嶂排青,峰峰异状,环列如屏,有李大钊纪念馆、韩文公祠、范公洞等著名旅游景观。旧时,人们游碣石必去西五峰,去西五峰必临韩文公祠。
在秦皇岛,略知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只要提起五峰山,便一下就想到革命先驱李大钊。
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大黑坨村,距昌黎县五峰山约35公里。他少年时在永平府(今天的卢龙县)读中学时,就特别向往碣石山脉五峰山的俊美风光。1907年夏,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毕业后,到天津报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考后归来,和几位同学到昌黎下火车,而后来到位于五峰山村北依的西五峰,在韩文公祠受到了五峰山村守祠人刘克顺的热情款待。之后7年间,他曾8次登临五峰山,与五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大钊在安静秀美的五峰山,深研当时中国和世界之现状,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以伟人的博大胸怀捍卫、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五峰山成为近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首发地”。后来,昌黎县委、县政府在西五峰立起巨大的李大钊汉白玉雕像,五峰山景区被定名为“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河北省委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基地,国家发改委把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旧址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名录。
1942年,五峰山村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成立了民兵中队。在那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五峰山村的民兵反“扫荡”,打鬼子,除汉奸,紧握枪杆保卫家乡。五峰山村的民兵由最初的几杆火枪、几把大刀和十几个人,很快就发展成一支六十来人的战斗队伍,多次挫败敌人的阴谋,打退敌人的偷袭。
抗日战争后期,五峰山成为滦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个“堡垒村”。滦东地委后勤部的部分仓库和电台、报社,以及军分区的后方医院等都曾安置在这里。
1944年冬,为阻止敌人运输军需物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王殿福按上级指示,带民兵顶着大雪分三路到段店村南北宁铁路线上破交,扒掉一截路轨,敌人军列到后来不及刹车,“轰”的一声巨响,火车满载物资一同翻下路轨。临抚昌联合县政府在庆功大会上专门表扬了五峰山村民兵,并授予“英雄民兵中队”殊荣,赠奖旗一面。
村美景美人舒心
过去,五峰山村还有一个“名气”,那就是穷!
据村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五峰山村村民生活困苦,住的是低矮的石板木屋,一家五六口人,只有两条破旧被子,吃的是薯片、山菜,灾荒年吃橡子面或树叶、树皮,穿的全是补丁衣裤。山里有沟没桥,只有一条通山外的石阶乱坎的山路,通往果园的也只有几条羊肠小路,摘果卖果全靠人担驴驮。山外人叫五峰是穷山沟,村里人常常叹气说:就是这穷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村大变样。1995年,村前修了较宽敞的柏油公路。2004年,村前村中修了条水泥路。如今,凭借着“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和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基地的金字招牌,五峰山人扬眉吐气了。
“你们来晚了,前段时间,村里的杏花、梨花、樱桃花、桃花陆续盛开,可好看了!”村妇女主任齐俊玲告诉记者,每年4月中旬开始,经过村里的旅游大巴一辆接着一辆。
五峰山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庄,村域面积4.22平方千米,以低山、丘陵、平原等为主,主要种植果树。村里的房子依山而建,层叠错落,三条主干道呈人字形向五峰山蜿蜒,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每到花季,你就沿着路走,走哪哪好看!”两山乡党委副书记卢宝玉对五峰山村的美景赞誉有加。
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支持下,五峰山村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村史馆陆续建成,路口繁茂的梧桐老树见证了五峰山村的振兴与发展。
1980年,齐俊玲的老爹齐志城,投资1万元在村里开设了小卖部,2015年改成超市。据齐俊玲讲,当时那个小卖部就开在这棵梧桐树下。
近年来,五峰山村开始种植大樱桃和黄桃,果肉香甜,汁水充盈,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黄桃是不往外卖的,只等游客过来采摘。
“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人居环境,五峰山村一直都是昌黎县的标杆村。”卢宝玉说。五峰山村依托李大钊纪念馆等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平台、借助秦皇岛一日游专线等方式,着力打造五峰山村旅游品牌产业,为游客提供餐饮、游乐、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不断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富裕,人居环境也随之不断改善。
走进“美丽庭院”示范户齐志明的家中,盛开的凌霄花沿着院墙倾斜而下,院子里花草遍地,屋前有菜园,屋后有果树,小院干净整洁,看得出主人的管护十分精心。而这样的院子在村里还有很多。
在五峰山村,妇女姐妹共同打扫村民室内和小院50多家,建立精品庭院95户,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6对12家,村民卫生习惯在悄悄改变,百姓素质悄然提升,“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已经一个个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五峰山村的村民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1980年,五峰山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90元,2019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
红色血脉代际传
中午11点多,村民齐敏殊正坐在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揉面,准备包包子。她向记者感慨道,“现在多好啊,想吃包子吃包子,想捏饺子捏饺子,在过去,过年才吃得上一顿白面饺子。”
今年73岁的齐敏殊,是一名老党员,从20多岁起就是村妇女队长,后来担任妇女主任,“一干就是48年”,用齐俊玲的话说,“村里的大事小事我妈都知道。”
齐敏殊说:“我们那时候干工作,就是靠嘴靠腿,天天挨家挨户走,所以家家都熟悉,现在村子里要做啥工作,有不认识、不熟悉的老人,还得来找我帮忙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齐敏殊想着咋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呢?2015年,她组织村里的12名中青年妇女,成立了广场舞蹈队。每逢年节和夏季,经常在村文化广场开展演出活动。
“现在工作也累,要用电脑、用手机,我都不会整,全村的事也不少,我闺女半夜前就没睡过觉,有时候都累哭了。”2018年,齐俊玲从母亲手中拿过接力棒,高票当选新一届妇女主任。但是齐敏殊的心里并不轻松,一方面心疼闺女,同时,也放心不下村里的工作。当她知道闺女要竞选妇女主任的时候,齐敏殊再三叮嘱,“你得考虑好了,干这个工作,不能拿老百姓不当回事,你想干,就得把百姓放在心里,真正当妇女的娘家人,好好地为百姓服务!”
五峰山村现有村民420户、1350人,常住人口1140人。村“两委”干部仅4人,如果说分包到户的话,齐俊玲和其他村干部平均每人要包联100多户人家,这其中的工作任务和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齐俊玲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其实,自打村里开始信息化办公以后,不少工作需要用到电脑,齐俊玲就帮着齐敏殊做了不少工作。如今,齐俊玲已经当了两届妇女主任,村里人交口称赞,作为“前辈”的齐敏殊也给予了很大的认可,“我闺女干得不错,我很满意,村里对待妇女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尤其对待年龄大的人,越积极越好!”
青松如画,怪石嵯峨,村庄秀美,花果飘香,五峰山村铺展出一幅多彩绚烂的美丽乡村画卷。(记者 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