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碧空如洗,映得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小巫岚村的清秀山水更加透亮。此刻的小村庄里,没人顾得上抬头看一看风景——66岁的村民赵素荣起早就在菌棒大棚忙活,熟练地摘下一个个圆溜溜的香菇;种植大户邢志忠在村口迎来了外地客商,冷库里5000多斤食用菌等待着装车;入村路的两边,家家户户正铺散开大片大片的鲜蘑,趁着好天气晾晒成干……
一颗颗香菇钻出菌棒,长势喜人。
这是小巫岚村的寻常一日,而这样的画面,正是在这个拥有13个食用菌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其中一家为省级示范合作社的村庄,才寻常可见。
在人们辛勤双手中,已打造得颇有规模的食用菌产业,为小巫岚村带来了稳定的增收途径。近几年,这项产业继续发展,更推动着小村庄方方面面的改变。
24日中午,赵素荣家的一个大棚完成香菇采摘、装车拉往冷库后,她又去下一个棚查看情况。
棚里菌香扑鼻,近1万根培植香菇用的菌棒,整齐地在架子上“列队”,气势十足;而菌棒上冒出的大大小小香菇,都戴着肉嘟嘟的“帽子”,模样甚是可爱,看得赵素荣满眼是笑。
“一年里头,哪个菌棒都要摸上个五六遍哟。”她说,种植香菇是个辛苦的活计,但回报也很不错。
赵素荣的两个儿子家各有十几个大棚,她和老伴儿刚刚帮大儿子采摘完,又来到了二儿子这里,自家的活都干完后,还可以在别的大棚帮工,“村里的好手,一天能挣上个三四百元!”
村民在采摘香菇。
香菇按大小分类装箱。
二儿子邢贺祥今年39岁,种植蘑菇已有八九年,也加入了家庭农场跟着集体发展,从制棒到灭菌、发菌和出菇个个技术环节,都已十分熟练。
“一个菌棒能出6茬菇,最后一茬下来,一年也就过去了。现在咱一斤香菇卖到4元左右,一个大棚每年能挣到3万多元。”邢贺祥说。他的棚里,一到忙碌时节要雇上十几个帮手,而小巫岚村共300亩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中,常年都不间断这热闹的景象。
“咱村的食用菌产业以鲜食香菇为主,年产值平均能达到近800万元。”村支书王进涛介绍,言语间带着骄傲,“小巫岚的气候、环境好,适合菌菇种植,远近订购商都来上门收货。之前,还会大量销到一线城市,出口日本等国家呢。”
一个大棚有1万个菌棒。
香菇准备外运。
而如今,更让王进涛和种植户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是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发展,不但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也给小村庄引入了生态循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04年,自从村民邢志忠作为全县第一批接触到菌类种植技术的农户,回村建起了香菇棚,不久,村里的大棚便一个挨一个地往出冒,渐渐形成规模。邢志忠等人最初成立的合作社,也成了省级示范合作社,小巫岚的种植背景深厚,也不断进行着观念和技术的更新。
近两年,小巫岚引进设备,开始了食用菌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
晾晒香菇。
“以前菌棒用完就丢掉了,现在咱把它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烧后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清洁取暖能源,残渣还能当作钾肥,给村里栗子树做天然肥料。”王进涛说。
他又算起了一笔账,“咱村每年能产出150吨生物质颗粒作为能源取暖,加上节省下的肥料费用,食用菌产业的产值可不止800万元了!而且,大伙儿心里都认可,这样做能保护好咱的环境,那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村支书的话,让忙碌中的人们都不由得抬起头,望一望自己的小山村,这里群岭翠绿,白云在山头悠悠,村西的青龙河总是川流不息……
拥抱着不变的青山绿水,让日子一天天变得幸福,这不就是家乡最美的模样吗?(记者 马卫庆 刘双喜 王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