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扭一扭。”这是秦皇岛市昌黎县的一句老话,说的正是昌黎地秧歌。
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地秧歌在昌黎已经流传了千余年,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咱们跟着传承人宋建亮一起来学学昌黎地秧歌的门道。昌黎地秧歌有固定的角色——妞、丑、擓、公子,每种都性格分明、特点突出。
“我们这个秧歌不说话,全靠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互相沟通。比如‘丑’见到‘妞’特别开心,就会微笑,还有大笑,但是碰到老擓的时候就不高兴,一下就表现出来。做表情的同时,动作还要配合。”宋建亮介绍。
宋建亮擅长演“丑角”,属于“搞笑担当”,表情和动作都比较夸张,也应变快、招数多。说起表演诀窍,也是一套一套:肩要活,腿要变,挺胸收腹胯要端;步子轻,亮相缓,情趣幽默要自然。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在昌黎,地秧歌的“铁粉”众多,很多中小学也都开办了地秧歌社团。当然,不光要传承,还得创新。宋建亮就将武术动作与地秧歌融合,研究出“乌龙钻天扇”“空翻亮相扇”“叠罗汉扇”等不少刚柔并济的高难度动作,让地秧歌更有活力还不“走味儿”。
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最近全省各地冰雪、文娱等活动精彩纷呈。进入农历腊月,昌黎城乡不时会响起扭秧歌的唢呐声,国家级非遗向您发出了邀约,快来昌黎感受一番吧!
文案:祖 迪
配音:祖 迪
摄像:武佩剑
制作:武佩剑
海报:武佩剑
鸣谢:昌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