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看世界

德国“老鼠城”给老鼠正名

来源: 环球网  作者:青木
2020-01-21 14:37:49
分享:

  威悉河畔、德国“童话之路”上的小城哈默尔恩,被德国人称为“老鼠城”,格林兄弟笔下的童话故事《花衣魔笛手》就取材于此。700多年前一位捕鼠人的离奇故事改变了欧洲人对老鼠的偏见。在鼠年来临之际,《环球时报》记者来到的哈默尔恩,寻找传奇的捕鼠人的足迹。

  街上镶嵌着“老鼠石”

  在小城埃梅尔恩大街,记者发现街头立着“捕鼠人路线图”,而地面上也出现一块块雕有小老鼠的铜砖。游客们可以循着有小老鼠的铜砖走访与故事有关的哈默尔恩老市区景点。运气好的游客还可以碰到一个头戴尖尖鼠帽、身穿五色彩衣、脚蹬弯月形鞋的捕鼠人。他们是哈默尔恩市旅游局聘请的导游。游客们可以如孩子一样“尾随”捕鼠人,体验《花衣魔笛手》的故事情节。1284年,哈默尔恩爆发了严重的鼠患,全城陷了入恐慌。有一天,小城来了一位穿着马戏团小丑彩衣,自称可以驱逐老鼠的捕鼠人。当地人向他许诺,如果他能去除鼠患,事后将以重金酬谢。于是,彩衣人掏出笛子吹了起来,笛声悠悠响起,引出了成群的老鼠。他边吹边走,鼠群被引到威悉河边,纷纷掉入水中被淹死了。但是,小城这时却反悔不肯拿出酬金,令捕鼠人愤然离去。

  几个星期后,6月的一天,当大人们在教堂做礼拜时,彩衣人又出现在小城的街道上。他吹起了笛子。这一次,跟随他的不是老鼠,而是全城130多个男孩和女孩。他们蹦蹦跳跳地跟着他,出了城区,进入附近的山林中,再也没有踪影。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个传说基于真实的事件。但是,由于没有历史记载,也引发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小城居民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他们把故事记录下来,代代相传,在此后的700多年里,用建筑、雕塑、戏剧、美食等不同形式提醒自己,不要违背承诺。

  和老鼠有关的景点在小城随处可见:比如,哈默尔恩教堂内的彩窗图绘就是关于花衣魔笛手的描绘:市政厅前矗立着捕鼠人喷泉塑像:小城的红绿灯上也是捕鼠人形象;街道两边到处是老鼠和捕鼠人的纪念品……当地退休教师鲁迪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些老鼠纪念物告诉小城后辈以及游客,人应该“一诺千金”。

  “老鼠尾巴”是一道名菜

  要寻找捕鼠人的故事遗迹,不得不提到老城区一条叫本格罗森的狭窄小街。街道两边是保存完好的德式传统木衍架房屋。这条小街就是当年孩子们被带走的地方。为了怀念失踪的孩子,街名的意思就是“禁止跳舞奏乐”,人们在走过小街时,都会禁声。房屋木横梁上还刻有图文,描述孩子们失踪的路线。

  这条街上有一个名为“婚礼之家”的?它的大阳台上,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星期天,都会上演音乐剧“吹笛子的彩衣捕鼠人”。大约有80名演员身着古装重现哈默尔恩的儿童失踪事件。“婚礼之家”的外墙上装有报时大钟,每天上午9点35分多,这口钟准时奏响《捕鼠人之歌 》,11 点 35 分则会响起《威悉河之歌》。

  离开“婚礼之家”往左走几分钟,记者来到建于1602年的“捕鼠人之家”餐厅。它是当地最美丽也是最大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为了纪念捕鼠人离奇事件所建。现在人们来这里更多是为了享用餐厅中的诱人老鼠美食。最受欢迎的当属招牌菜———“老鼠尾巴”。据说,当年格林兄弟就坐在餐厅窗前的位子上,一边听居民讲故事,一边美滋滋地享用这道菜。不过,现在这道菜的原料已经从老鼠尾巴改为切碎的猪尾巴,配上老鼠形状的硬面包和色拉,就成了老鼠套餐。

  老鼠的积极形象要“感谢中国”

  哈默尔恩还有一家被独一无二的“捕鼠人博物馆”。博物馆里除了展出小城的历史见证物外,还有不少展示老鼠积极面的展品,改变了人们对老鼠的看法。尤其是两年前的一次活体老鼠展览,受到欧洲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博物馆在专门建造的玻璃屋里展示了14只活体彩色老鼠,并提供了有关老鼠在科学和文化史上的信息。博物馆负责人达博克对记者表示,一直以来,老鼠在欧洲的名声并不好,被认为给人类带来疾病,吃掉储存的谷物,经常咬断电缆等。特别是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老鼠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达博克说,老鼠是一种聪明的小动物,甚至还是“人类的助手”,比如,它们的一项任务就是作为医学的试验品,或者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和柬埔寨等国帮助“挖地雷”,小老鼠更是孩子们的宠物。

  达博克还说:“哈默尔恩的捕鼠人传说改变了德国人乃至欧洲人对老鼠的偏见。老鼠在中国文化中也一直有积极意义。在十二生肖中,老鼠象征创造力、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坚定、勤奋和聪明。”从2002年起,每年的4月4日还被定为“世界老鼠日”。 达博克认为,随着2020年中国鼠年的到来,老鼠文化会进一步引起全球关注,也是人们学习老鼠积极面的好时机。(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关键词:德国,老鼠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