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港城通

东奎家庭农场让人大开眼界

来源: 秦皇岛晚报  作者:李妍
2021-09-03 14:20:03
分享:

“虫脸识别”、绿色捕虫、高科技大田作物监测系统…… 东奎家庭农场让人大开眼界

8月19日下午,陈继东来到东奎家庭农场, 秋收前最后一次对水稻进行株高、直径的测量。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水稻生机勃发,田埂周围种植着多彩明亮的花束,难道是为了美观吗?

“稻田边种着这么多花草,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之一。这些波斯菊看起来普通,但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利用蜜源植物引诱效应,吸引害虫在蜜源植物上产卵、取食、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作物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同时通过鲜艳的颜色,吸引害虫的天敌过来,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平衡,为水稻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看着这美丽的田野风光,陈继东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除了鲜花诱捕害虫,稻田里还辅以性诱测报诱捕器。捕捉到害虫进入收集器进行统计,精确到有多少只。“这个装置主要是用来诱捕二化螟的,每个器具装有科学配比的性诱剂溶液,吸引二化螟进入诱捕器,物理减少害虫数量,使水稻更绿色安全。”陈继东说,这是今年刚刚应用在水稻田里的“安全卫士”,等秋收时节,就能看见成效了。

位于北戴河新区的东奎家庭农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国家冀东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这也是秦皇岛唯一一个国家级别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出生于留守营镇西河南村的陈继东,2013年回到家乡承包了20亩试验田,只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让曾经全国闻名的“留守营大米”重回百姓餐桌。陈继东坚持种植“原种米”,纯生态、不杂交。

乘着国家全力服务“三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东风,陈继东的水稻面积从最初的20亩扩展到200亩,陈继东就在自己的“试验田”大刀阔斧地试验着。从那时起,育苗、插秧、除草、施肥、拔秧都是他自己动手完成,起早贪黑“长”在稻田里。为了让大米富有营养、没有污染,陈继东引洋河水库备用水源入田,实现有机灌溉。2016年,东奎家庭农场以过硬种植功底承接了国家冀东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各项试验任务。新品种试验种植过程中,试验站还同步承担国家、省、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多方面种植试验。试验站安装了专业农业综合监测系统,成为绿色防控、科学种植中打造数字农业示范的新亮点,使得科技农业、智慧农业不断探索建设、示范推广,2020年,北戴河新区东奎家庭农场获得秦皇岛市唯一的“京津冀土肥水协同发展创新联盟——科技示范基地”。

“传统水稻种植中农民最大的追求就是高产丰产多打粮,比较看重量化。我要做的就是质,以质取胜,并最终形成一个从优质稻米新品种培育、种植、收割、加工到百姓餐桌完整的产业链条。”陈继东目光笃定,在严谨审慎的科学种植实践中,试验站选育水稻种植新品种1000余种、玉米新品种2.4万余种、小麦新品种500余种。

在玉米试验田里,共有1370个品种在试验中,这里整齐地排列着犹如“路灯”一样的诱捕器,飞蛾、玉米螟等害虫来不及“祸害”庄稼就会被捕获。此外还有一个先进的“虫脸识别”装置——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装置,被捕捉到的虫子在这里自动拍摄美照后上传至农业农村部虫情样本库比对,即时得出虫情具体情况,为绿色防控提供精准数字信息。陈继东介绍,这套由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的高科技大田作物监测系统,是将虫情探测情报、光量子监测、总辐射监测、等离子监测、土壤墒情监测、雨量监测、风速风向监测等集纳综合形成的农业信息化检测系统,在手机、电脑等终端都能直接看到监测数据。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如监测数据显示土壤缺水程度,立即启动滴灌系统进行土壤墒情调节。

目前,试验站科技绿色种植辐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按照国家标准、农业前沿技术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种植规程,进行高品质农作物示范种植。在种植期间,陈继东经常走访农户,农户遇到病虫害时都会找他,陈继东耐心地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对症处理。他还每年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种植问题。他带领农民采用先进种植技术,节省了成本投入,直接经济效益提高10%左右。目前,试验站已经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在5000多亩农作物种植中,向着数字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方向稳步迈进。(记者 李妍)

关键词:家庭农场,水稻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