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秦皇岛频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要闻 原创 热点 图片 社会 财经 旅游 房产 名企
县区 评论 专题 视频 民声 文化 书画 美食 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秦皇岛频道>>县区新闻

秦皇岛开发区: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2014-06-11 10:23: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要统筹城乡发展,着眼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全面实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时期民生工程计划》,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开发区管委主任胡英杰

  2014年,开发区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落实各项惠民举措紧密结合,年初安排财政预算5.2亿元,用于环保和城乡建设、文化、就业和社保、三农、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等六项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打造“生态景观区”

  现在,广大市民都知道一个休闲、健走的好去处,那就是戴河生态园——深河段。景区内名木荟萃、摇曳生姿,长亭短拱、相映成趣,绿荫夹岸、碧水长流,既有江南水景的韵味,又有北方造景的风格。

  可谁能想到这一片风景如画的好去处在两三年前竟然只是杂草丛生、遍地垃圾、蚊虫肆虐的臭水沟呢?为了让周围的百姓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加快周边数据产业基地的开发,结合戴河水域综合治理的要求,开发区于2011年5月启动了戴河水域深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按照“阳光之美、生态和谐”规划理念,通过完善设施、加宽河道、植被造景,强化水利功能,提升景观效果。戴河生态园——深河段规划全长4.5公里,面积90万平方米,蓄水量可达100万立方米,总投资约6.4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2.3公里核心区及1.3公里南区建设,建设面积60.9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25.3万平方米,水体面积21.3万平方米。景区栽植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等百余种品种。

  家住大毛义村的王桂琴大妈见证了这一巨大的转变:“以前一到夏天家里连窗户都不敢开,现在可太好了!比城里好多大公园还漂亮,附近的老百姓吃完晚饭后都爱过来逛逛。”

  戴河生态园——深河段的建设不仅满足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需求,更为城市建设现代化、园林式、生态数据产业园提供有力保障。在深河东岸,1.4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起步区——“数谷”已经建成,数谷翔园一期工程的绿化美化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站在数谷大厦倚楼眺望,沿深河景观带依次摆布着全球轮毂产量第一的中信戴卡、中外合资企业光宇电动汽车和栖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投资或产能超百亿的项目,同时一批重量级项目陆续签约跟进。

  打造“园林式”城区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4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3平方米,造林绿化效果显著提升,已成为白天是景点、夜晚是亮点、节日是看点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绿色新城区。

  撑起“社会保障伞”

  现年66岁的李传忠是邢庄村的一个普通的失地农民。对于开发区的养老保险制度,老人拍手叫好:“我们老两口每个月都能拿到1700块钱养老金,这足够我们吃穿用度了。到冬天的时候,开发区还给我们1200多块钱的取暖费。说心里话,谁成想能赶上这么好的事儿呢?我们现在特别知足!”

  六七十岁的失地农民能“吃”上城镇养老保险,这在开发区并不新鲜。2011年初,开发区一次性拿出1.12亿元财政补贴,按政策一次性向前缴纳15年费用,帮助3241位年龄超过养老保险范畴的失地农民办理了足额养老保险。老人们平均每人一次性缴纳5898元,就可享受每月72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失地老人的后顾之忧,也实现了开发区失地人员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老岭沟村民张希友是抗美援朝复员军人,每月能领到优抚补助557元。去年,老人生了一场病,做了2次手术共花费22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了10800元后,开发区民政部门又给了他7000元的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老人知足地说:“算下来,我得场大病,自己才花了4200块钱。”

  2013年,开发区新农合筹资总额1810.86万元,参合农民53148人,参合率为98.5%,连续6年稳居全市第一。开发区首次拓开了门诊统筹工作,避免了以往只有住院才能报销而导致的小病大治现象,从而避免了农合资金和个人医疗费用的浪费,使参合农民更广范围地享受政策惠济。开发区组织力量通过深入16000户居民和18000户村民家中调查随访,共建立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56853人,建档率98.02%,100%电子建档,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开发区建设园林式医护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另建14个农村老年幸福院、2个社区日间照料站,为老年人搭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的政策体系和框架。推进计新庄、深河、王校庄三大片区安置房、青年周转公寓等保障性安居项目进程,建设公租房3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100户,降低准入门坎,保证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搭起“就业创业桥”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促进开发区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命题。

  今年,开发区先后组织多场招聘会,为区内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实地农民就业方面,开发区由“务工型”向“创业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组织型”转变,建立完善技术引领、创业孵化、项目开发、跟踪扶持一条龙的创业扶助体系。目前共发放小额贷款720万元,创立实体项目95个,带动转移就业600余人;启动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与4家技工培训学校合作,入村开展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电气焊、机械台操作、机床使用等12个热门工种;在6个乡镇、办事处建成统一联动就业信息供求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最新用工信息服务。

  开发区许庄村周围分布着兴龙戴卡、臻鼎科技等很多大企业。随着土地的逐步征用,村民们彻底告别了土里刨食的生活。“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在附近企业上班,都不会种地了。年纪大的也打打短工,一个月咋也能挣个一两千的,比以前种地收入高了不少。”村书记杨元告诉记者,“开发区政策好。想上大学的,开发区有奖励;想进入社会学技术的,开发区还给报销学费,学完了还提供企业的招工信息。”

  开发区望海店村的陈佳良自己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厂。2年来,陈佳良作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得到了开发区的3000元创业补贴;按照《开发区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暂行办法》,他获得了开发区的失地人员自主创业奖励资金;由于他为员工上工伤、意外等保险,开发区还给他的公司发放了保险补贴。

  文化教育写新篇

  在招大引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开发区迅猛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成为这片开放的热土上的又一亮点。

  在开发区的各个社区和农村,文化广场和书屋在开发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纷纷建设起来,居民们自舞自乐、健身怡情,读书阅报、修身养性,这已经成为开发区惠民工程的一大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彩色周末、文化大集频频亮相在百姓舞台;全区的40个农家书屋在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发挥了作用。

  多年来,开发区工委、管委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始终坚持“科教兴区”和“科教强区”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创新教育机制,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开发区第六小学新校园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阶段。校园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设计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600多人,预计将于明年五月底完工。届时,它将成为开发区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开发区在全区中小学提出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创建目标和“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创建之路。燕大附中“学习自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的管理理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严谨学风;第一中学的国学教育和校本教材,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专家的好评;第二中学的依法治校建设,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第三中学的小种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思想品质;第一小学的剪纸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小学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切入点,用晨诵开启黎明,用午读沉淀思想,用暮省涤荡心灵;第六小学的美术教育倡导用画笔记录美好的童年,陶冶了学生情操;第七小学的“葫芦烫画”,特色鲜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逢盛世祝太平红红火火,春常在风雨顺喜乐年华”。入夏,戴河生态园——深河段每天都有村民载歌载舞、自娱自乐。他们歌唱的是这美好的年景,舞出的是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秦皇岛,开发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李兴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