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港前待泊区为秦港年增吞吐量1000万吨
中国经济网秦皇岛7月14日讯(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李永利 刘岚)记者7月9日获悉,去年5月,国内首个港前待泊区在秦皇岛港启用,除为该港带来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增长外,还为船舶公司、货主单位节省了费用。 据介绍,秦皇岛港是百年老港,码头设计能力如今已基本饱和。秦皇岛港10万吨级主航道是单向航道,按照常规交通组织方式,船舶进港一般是在泊位空闲后由锚地起锚进港,原来进港船舶需在出港船舶“下线”后才能“上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泊位空闲。港前待泊区是秦皇岛海事局与秦皇岛港对海上交通组织模式的全新尝试,从概念提出、前期研究到通过专家审评,历时一年多时间,于去年5月份正式启用。 港前待泊区设在秦皇岛港150(10万吨级)航道西侧,是供船舶进港前临时等待的水域,为进靠船舶提供3个半径分别为400米的圆形水域,可供3艘船舶同时使用。这样,秦皇岛港十万吨级航道的交通组织模式由“线性”模式变成了“环形拓扑”模式,船舶可在泊位空闲之前,提前由锚地起锚驶往待泊区,从而减少了泊位空泊时间和船舶在港的非生产时间。 据了解,目前,每天使用港前待泊区进港的船舶6艘次左右,每艘次节省时间2小时,一天可多装船3万吨,如此计算下来秦皇岛港年吞吐量可增加1000万吨左右。 据介绍,待泊区的设立还减少了船公司的航次费用。对一条巴拿马型船来说,目前一天10万元的租金,2小时船期能节省1万元左右的滞期费。对于货主单位,船舶周转率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煤炭货物在堆场储存时间,降低了堆存费用。同时,待泊区还有效地解决了大风大雾恶劣气象后大量船舶压港问题。 |
关键词:秦皇岛港,待泊区 |
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