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考状元说得那么差
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高考“状元”职业成就最高,共有数十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经商和从政不是高考“状元”所长;在商界打拼的“状元”中,出现了千万富翁和亿万身家的企业家,但至今无人登上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全球富豪榜和中国富豪榜。相比而言,文学、传媒、法律、证券、金融等专业技术领域,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较高,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频现。某研究院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该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南方日报》6月11日) 每年高考前后,嘲讽和贬抑“状元”就成了一种潮流。比如,日前网上流行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设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是:第一份名单所列全是“状元”,一般人很少知道;第二份名单所列,都是历史名人,可谓家喻户晓,但他们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这种选择性对比,有失偏颇。从隋炀帝开考至1905年结束科举,1300年中,大约只有507名“状元”,而落第秀才恐怕难以计算吧?这么多落第秀才中出了一些名人,很正常。状元中赫赫有名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柳公权、王维、文天祥、杨慎、翁同龢、张謇,等等,故意挑选几个知名度不高的“状元”,与知名度颇高的落第秀才相比,显然不靠谱。再说,无论顾炎武还是黄宗羲、曹雪芹等人,他们青史留名固然与自身努力分不开,恐也得益于其强大的家学根基,其父辈或祖辈要么是进士,要么官居高位。 多年以来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没有一个“状元”成为某领域的精英人物,无一人成为行业领袖,也就是说,多数默默无闻,没有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这种论调把“状元”说得很不堪,仿佛“状元”们百无一是。 真的如此吗?根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可知,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很高,共有数十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他们集中于文学、传媒、法律、证券、金融等专业领域。这就是很好的说明。应承认状元们在政界和商界没有过于亮眼的人物,但不等于他们在其他领域没有卓越表现。以偏概全,否定“状元”们的努力与成就,并不能让人服膺。 多年以来,之所以有人不遗余力地否认“状元”,原因有二: 一是通过贬抑状元以鼓励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即便高考不如意,也能干出不错的成就来。比如有人就说,“人生无限,谨以这两份名单(上文提及的名单),宽解所有的考生以及他们的父母:真正的考场其实从来就不在学校。” 二是旨在瓦解“状元”情结,并直指当下的应试教育。言外之意,应试教育培养出的是庸才,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考得好的学生,其实没什么出息。应该看到,千百年来,本国确实弥漫状元情结,至今不散,状元情结过于热烈,确有病态之嫌,不应推崇。当下的应试教育也有诟病之处。但是,不能因为不喜欢应试教育就否定“状元”,不喜欢“状元”就大肆贬低“状元”。 高考也许有偶然成分,但不是谁都能成为“状元”,他们自有过人之处。“状元”在高考中拔得头筹,不意味着他们永远能在各领域领先,这是事实。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继续努力,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有所成就,也是事实,也应承认。 |
关键词:高考,研究,教育,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