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合作空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合作时间和空间,给大多数学生机会,尤其那些害怕失败而情愿沉默的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练习能带来勇气和成就感。为达到这个目标,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根据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 1、设置问题情境,分组探讨。 比如在讲摩擦力的实验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下图所示,木块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前运动,问木块A和传送带之间有没有摩擦力? 当时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认为没有,我因势利导,前后桌4人作为一个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应说明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小组统一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会形成答案截然相反的两大阵营,教师可组织这两大阵营的同学进行辩论,在探讨中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2、角色扮演。 在讲完声学知识后,我给学生出了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题目,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用各种方式来表现所学的声学知识,如小品等,但不可以出声。 题目要求,表演具有连贯性,表述的知识尽可能多,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参加。最后,每一个小组都要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创作,展示完后,先让其他小组的同学猜测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再由本组的一名同学对本小组的表演作以说明。每个小组都表演完后,评出最佳小组。 3、相互交谈—小型交流。 要给学生机会,交替着扮演听众与演员,并且去感受在建构性对话中如何将话题转到具体主题上。在学完光学内容后,学生自制了“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简易照相机”等自制学具。在课堂上,我组织了“成果交流会”,让学生在全班展示他学习的作品,他不仅扮演听众,还要作为复述者、成果展示者。其过程包括:学生在课外准备好可以展示的作品,把这些展品放在黑板前或黑板上。班级学生围坐在黑板前,通过抽签决定谁来展示学习作品。被抽到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的产品挂在黑板上,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其他学生仔细听讲,并可以提问,因为可能会轮到他来重复这类解释。然后抽取第二个学生,让他重复前面那个学生的解释,然后拿出自己的学习产品,再深入阐述。他要看着班上的同学,回答他们的问题。然后抽第三个学生的名字,这个学生重复前一个的谈话活动,然后展示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交换着扮演听众、讲解员和展示员,直到所有学生都经历这种过程。最后反思这种活动的过程与意义 4、采取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 (1)倾听。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提问题,一组赞同组,一组反对组,一组举例组。此课结束时,每个组集中几分钟,完成他们被指定的任务,最后让每个组汇报他们的问题,他们达成的一致观念和他们的不同观点及举出的例子。 (2)两人练习组。用于形成技能的过程,学生互相帮助,两人一组,一人来解释、演示、发表见解,另一人检查、纠正、鼓励第一个人,必要时可对其进行辅导。在规定时间的中间时刻,两个人互换角色。比如在做物理实验之前,可让一学生看着课本叙述仪器的实验方法,实验的步骤,另一学生在同伴叙述完后,要重复同伴所说的内容。 (3)同伴修改。通过2人组或3人组,对每个人的作业提出批评意见,学生们可以在交作业的前一次课上来修改他们的作业草稿。 |
关键词:课堂,教育,合作,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