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世界读书日,一场与书的约会
书店内攒动的人群,图书馆里伏案的身影,书摊前认真挑选的市民……4月23日上午,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处与书有关的地方,深切感受到港城浓厚的人文气息。 当日港城书香四溢 当天上午,作为百姓身边的大书房,秦皇岛图书馆举办了以“阅读,从图书馆出发”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活动,吸引大量读者前往。 “我平时就爱看书、读报,而且还喜欢藏书,现在的藏书量在1.5万本以上,这不听说今天有活动,就想过来看看。”说起读书,73岁的方依萍马上来了精神。 方依萍说,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她就有读书的习惯,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读书了,只要时间允许,我每天的阅读时间都在5个小时左右,虽然身体有点儿超负荷,但我感觉很充实。” 与方依萍一样爱书如命的还有82岁的张兴久,活动当天,张兴久和老伴张秀芬特意赶到现场。“我这一辈子,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张兴久说,虽然自己年龄有些大了,但每天还是会坚持读书一个小时以上。 “你看,这本书就是我老伴写的。”同样82岁的张秀芬拿起一本名为《木工画线》的图书,自豪地对记者说道。“他就这么一个爱好,我当然得支持他了,他负责看书,我负责家务,我就是他的后勤保障。”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来图书馆借阅的人几乎没有断过,阅览室也是人满为患,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张嘉介绍,去年图书馆的借阅量达到了61.8万次。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处与书相关的地方,在每个地方都见到市民从书本中汲取能量的身影,大家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同时,一缕缕书香正散发到港城的各个角落。 儿童成为阅读主力 虽然港城的书香气息浓厚,但记者发现,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书店,青年人的身影都少得可怜,反而是儿童的数量居多。 当天上午9点30分,图书馆4楼的儿童借阅室早已座无虚席,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地读着书。“读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从小就得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市民张女士说,只要有时间,她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来图书馆。 “我挺喜欢看书的,我们学校有‘读书半小时’活动,我每天回家都得看书。”张女士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孙艺函说道。 “现在来图书馆阅读的人群中,中老年人的数量一直很平稳,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青年的数量明显下降。”张嘉介绍,特别是在周末,图书馆内的儿童借阅室肯定是人满为患。“现在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意识越来越高了。” 在新华书店图书大厦,记者看到了同样的一幕,整个书店读书的人群中,也是儿童居多。“孩子自己也爱看书,带她来书店选几本书,总比在家看动画片有意义啊。”市民孙女士说道。 终于,记者发现了一位“稀客”——正在看书的青年人曲先生。交谈后记者得知,曲先生今年23岁,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书店逛一圈,选上一两本书,回家去看。“我的朋友里像我这样喜欢来书店看书、买书的几乎没有,他们都用手机看,我还是喜欢这种纸质的书。”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位青年市民,其中7人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很难抽出时间去读书,都已经记不清自己上次读书是什么时候了,剩下的3位表示有时间会用手机阅读,可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愿每天都是读书日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说:“其实我并不喜欢阅读,为什么要推广阅读呢?怎么不见有人去推广吃饭?可我还是在做这件事,为什么?因为读书真的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阅读和吃饭同等重要,让阅读成为一个人最浪漫的教养,让读书日的喧嚣化作每晚一盏孤灯下的沉静,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幸而,我们身边有把阅读当作常态的人。秦皇岛日报社副刊编辑王红利是我们秦皇岛的藏书达人,据他介绍,他的藏书量已经达到了5000多册,王红利对记者说:“其实这个数量并不惊人,在我的朋友圈比我书多的人多的是,但是我能做到的就是坚持阅读,不论是纸质书的阅读,还是电子书的阅读,两者只是形式不同,它们都是知识的载体。宋朝诗人黄鲁直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无比赞同这句话。所以每天晚上老婆孩子都睡着了,伴着她们娘俩轻微的鼾声,我都会拧亮台灯,泡上一盏香茶,在雾气氤氲中安安静静地读一本有趣的书,我认为那是我一天最享受的一刻。” 付出总有回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王红利登上央视的舞台,与著名主持人董卿面对面,全国亿万观众见证了王红利正确回答全部十道题目的潇洒淡定。 |
关键词:读书日,约会,秦皇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