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也应拉上“市场手”
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补充事业运作的不足,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障科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与“科技创新”同为实现创新发展“两翼”之一的“科学普及”也备受关注。谈及我国科普的发展现状,不少科技界的代表委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过去一年科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更是被历史性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科普这只翅膀要真正硬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先看一个统计数据: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只有6.2%,与发达国家接近20%的比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此外,我国科普人员和科普场馆数量近年来虽然有明显增长,科普图书的种类也更丰富,还举办了许多有价值的科普活动,但优质的科普内容依旧缺乏,同时与公众的实际需求相比,我国的科普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 比如,我国原创的优秀科普作品匮乏,无论是在作品内容、设计、制作,还是照顾读者感受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科普领域内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科普资源缺少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碎片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科普产业总体上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公众日益高涨的科普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伪科普”“假专家”泛滥,缺乏真正的科学声音。 科学传播是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普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少不了政府在宏观层面的主导,调动科学传播机构、科普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的参与。但笔者认为科普要更好走进公众,提升传播效果,政府主导外也需要和市场运作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补充事业运作的不足,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障科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科普内容或主题是否为公众所关心是科普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通常,直面公众需求,站在公众角度思考的内容传播效果更好。近年来,我国涌现出的一些优秀科普传播作品或受欢迎的科普作家,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关注市场,仔细分析受众群体,打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的产品。科学网站“果壳网”就是通过让用户提出需求,来拉动内容生产者的产出热情和质量,让内容生产者们更有成就感,并获得实际收益,从而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近年来写了多篇科普文章,很多选题都来自与读者的互动,她供给的内容都是人们想了解的,文章自然受到欢迎。 在科学传播上,政府的长处是摸清家底、出台规划、组织推广。但在具体的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利用等方面,更有效的往往是市场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科普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科普产品创意设计、科普展览、科普玩具、科普教育、科普旅游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成为风口。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就应当对科普的产业化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完善产业链和商业化运行模式,吸引、鼓励更多的个人、机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让科普成为一个真正有利可图、持续发展的事业。 当然,做科普绝不仅仅是因为要赚钱,更重要的还是传播科学新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市场化与科普的公益属性并不矛盾,毕竟,一个成熟的科普市场能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普事业。(冯华)
|
关键词:科普,市场,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