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秦皇岛频道 >> 网络民声

“互联网+”助“隐形资助”行稳致远

来源: 法制网 作者:杨沫 2017-07-20 10:38: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隐形资助”四个字近日上了热搜火了一把,其中的故事看完让人心头一暖。

  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对学生就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每月在食堂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餐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给予160元的生活补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种对贫困生“低调又温馨”的资助方式感动了不少网友。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年6月,中科大已资助贫困学生超过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逾600万元。

  以往大家熟知的往往是这样:贫困生想要得到补助首先要开具“贫困证明”,之后还得经过一系列“苛刻”的审核流程;有的地方单位虽然对贫困生的资助大手笔,但却过于“仪式化”——张榜“晒”出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让贫困生登台在众人面前搞“悲伤演讲”、让贫困学生手捧大红花直面媒体的闪光灯等,用心良苦生怕社会不知道自己的“善举”。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在这些“透明”的资助面前,虽然救了大学生的贫,却冷了他们的心,很多需要被资助的学生宁愿选择放弃。

  “隐形资助”则在公平和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争先施行,比如郑州大学,如果有学生每天至少在校食堂吃两顿饭,每周至少6天在学校就餐,但月伙食费却低于学校平均值250元,学校会直接把150元补助“悄悄”打到学生饭卡里;南京理工大学根据“大数据”统计,对每月食堂吃饭超过60顿、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暗暗进行补贴,发放“暖心饭卡”……让数据在后台“费心”,让资助悄悄发生,“隐形资助”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让每个贫困生能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不必再接受他人的围观。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数据监测背后不完美的一面。比如,有的女学生因为饭量小导致的消费低、当地学生食堂用餐少回家用餐多等。“隐形资助”其实也在不断考验着高校的管理能力和智慧决策。为了缩小或避免“不实数据”的产生,高校的配套监督措施需要跟得上。这不妨借鉴下中科大的做法:建立贫困生动态数据库、完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加大筛查和审核力度,将误差最小化,别让大数据变为“死数据”。

  最重要的一点,“隐形资助”的前提更应该是诚信,只有学生们遵守日常“真实”消费,数据库才能准确筛选出贫困生,才能实现精准到位的帮扶救助,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生“掉队”。相信“隐形资助”的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也愿每个贫困生都能被“温暖以待”。(杨沫)

关键词:互联网,隐形资助,校园,生活补助

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