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可能由颈椎及其软组织引起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患者早期症状特征为头晕、视觉障碍、耳鸣和枕部疼痛等,头痛可放射至患侧头顶、颞部和额部。 头痛多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交替加重。部分患者伴有颈部僵硬感。转动头部时疼痛加重,伴有眩晕、恶心和呕吐等。严重的颈源性头痛可导致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易怒、认知能力下降,和精神萎靡等。 颈源性头痛多源于颈1~3颈神经炎性刺激和卡压。颈部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可因多种原因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血管收缩、损害肌肉组织,导致颈椎应力失衡,小关节错位或椎体间错位。从而卡压和/或刺激颈1~3颈神经引起慢性、单侧头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国际颈源性头痛研究组确定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为:①单侧头痛;②头颈部活动受限制;③颈部非常规体位时疼痛加重;④负重后疼痛加重;⑤疼痛发生在同一侧肩臂部,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诊断性麻醉阻滞是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之一。颈部和肩部肌肉功能障碍是办公室工作者颈源性头痛病理改变的主要因素。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定位体征,但颈椎的影像学发现颈椎异常,或超声血流图提示有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即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很多青少年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长期伏案及坐姿不正等不良习惯,极易发生颈椎曲度异常,应特别重视。这些患者反复发生的头痛、头晕,应予以必要的颈椎影像学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从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角度考虑,颈部肌肉是颈椎外源性稳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颈功能活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受多组肌肉支配,较重要的有颈长肌、头颈夹肌、斜方肌、头长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菱形肌、头颈半棘肌,肌群在颈部的分布具有致密性、交叉性和重叠性的特点。 当青少年长期低头伏案学习或强迫姿势或高枕情况下,负荷过大,就可以引起肌肉组织出现渗出、充血、肌纤维断裂,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软组织粘连,使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打破,加重颈椎退变颈椎关节紊乱。所以青少年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颈椎关节紊乱,生理曲度改变。 颈椎关节紊乱,生理曲度的改变又使颈部肌肉如斜方肌、夹肌、半棘肌等受累,出现颈部疼痛,颈部肌群产生痉挛,通过枕肌刺激帽状腱膜紧张,出现顶部或者双颞部疼痛。 由于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早,易于矫正,适当增加牵引治疗,对颈椎关节紊乱的矫正有很大的益处,同时各椎间关节的对位改善可减少对椎动脉的刺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结果经X线检查发现,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的纠正生理曲度及关节紊乱,配合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利于颈椎病治疗的长远效果。 最好,再一次强调,不管是牵引治疗还是手法推拿治疗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康复科有专门的医生予以治疗,且不可随意自行治疗,引起严重问题。 |
关键词:头痛,软组织,治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