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头条新闻

“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访秦皇岛开发区前进新村村民殷秀兰、安艳玲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祖迪
2018-11-02 16:37:00
分享:

  长城网秦皇岛讯(记者 祖迪 通讯员 艾北芳)今年76岁的殷秀兰是秦皇岛开发区前进新村的居民,每天午后或是傍晚,她都会在小区里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未及开口,殷秀兰的脸上就浮现出了笑容:“现在家家住楼房,做饭用天然气,健身器材、活动中心、便民超市这些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虽然这儿的名字里还有个‘村’字,但我们却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前进新村小区里,一座假山石尤为醒目,假山的背面记录了这个村的历史,也承载着殷秀兰对这座村庄的记忆。上世纪60年代,这儿的名字还叫作“前进大队”。那时候,村里拥有1700余亩耕地,300余名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1982年,大队里有10多台大车,有的村民承包大车去外面跑运输,有的自学电工、电焊等技术养家糊口。

  直到2002年,前进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年,秦皇岛开发区对该村进行拆迁改造,2003年,村民由平房搬进了楼房,农民变为了城市居民,名字也变成了现在的前进新村。从尘土飞扬的村里土路到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从百姓抱柴火生炉子到家家用上天然气……对于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变化,殷秀兰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殷秀兰(左)边锻炼边与邻居聊天。李昂 摄

  走进殷秀兰家,只见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房间宽敞明亮。刚一坐下,殷秀兰就打开了话匣子:“之前住平房,我们都是抱柴火来生火做饭,屋里灰可大了,后来改烧蜂窝煤就觉得挺知足,上楼后竟用上了天然气;之前村子里没有路灯,夜里黑漆漆的不安全,住进小区后隔几十米就有一处路灯,大家伙儿经常吃了晚饭在小区里拉家常;以前村子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弄满脚泥,现在小区里都是水泥路面,下雨了也照样出门。”说起返迁上楼前后的变化,殷秀兰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从“前进大队”到“前进新村”的这段时间里,殷秀兰当过村干部,担任过学校老师,后来还负责妇联工作,随着职业的变迁,殷秀兰也亲眼见证着各个领域里村民生活的改善。“就拿我当老师那时候来说,以前村里还有个前进小学,因为学校教室少,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给五年级孩子讲完数学,再给四年级孩子讲语文。冬天的时候,也是孩子们自己劈柴生火,所以孩子们的脸上、衣服上都是灰。现在,我们村里的小孩都走进了窗明几净的好学校,和城市里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文化教育。”聊到上学,陪同记者采访的前进新村支部委员安艳玲也是深有体会:“不仅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改善了,而且考上大学秦皇岛开发区还给奖励呢!从2003年到现在,村里有六七十个孩子得了奖金,这给家里省了不少钱啊!”更让人欣慰的是,年轻人走出校园之后,还能够享受到秦皇岛开发区在技能培训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前我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秦皇岛开发区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安艳玲说。

  村民住上楼房后,生活环境改善了,但还面临一个大问题:土地没了,哪儿来的经济来源?说到这儿,安艳玲拿出了一大摞一直保存着的《区外种养殖奖励资金审批表》并介绍说:“秦皇岛开发区会给我们这些失地农民扶持资金,鼓励我们从事区外种植养殖、商业服务和个体经营。这里写的很清楚,种植养殖类型:奶牛,奖励标准:2000元;种植养殖类型:苹果树,奖励标准:2000元……”通过实实在在的扶持举措,有效地优化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仅是帮我们增收,还帮我们减负!”殷秀兰又继续说:“我们的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一样,有养老金了,不用儿女帮衬着,这样孩子负担轻,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安艳玲还告诉记者,前进新村里还建成了老年幸福院,里面有休息室、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食堂等场所,村里75周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每天吃到一份免费午餐。“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真的是衣食无忧,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

关键词:开发区,村民,新生活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