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头条新闻

【开发区】秦皇岛开发区合作对接京津项目 稳步推进协同发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祖迪
2019-02-26 14:39:00
分享: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e谷创想空间”孵化器。李蕾 摄

  长城网秦皇岛讯(记者 祖迪 通讯员 王勤诣 李蕾)自建区以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秦皇岛开发区)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不断在引进优质资源、高端人才、创新项目上下功夫。特别是2014年以来,秦皇岛开发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发挥区位功能优势,以成果转化为突破、以项目引进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人才引进为保障,坚持与京津及周边地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深入开展承接京津特别是首都产业转移工作,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技术研究院等相继落地,威卡威汽车零部件、京能热电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营造了京津冀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浓厚氛围。

  复制发展模式培育“双创”热土

  2016年,玥朋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从北京迁移过来进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e谷创想空间的企业,主要从事立体停车场控制系统研发生产。2018年年初,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古筝产品正式投产,“我们公司2006年在北京创建后受场地等限制,经营范围比较单一,进驻秦皇岛后,创业环境和各项扶持政策让我们受益颇深,更促使我们有能力瞄准新的市场领域!”销售经理王婵娟笑颜道。目前玥朋科技的员工已经从最初的8人增加到42人,公司业务也得到了快速拓展。

  在发展过程中,秦皇岛开发区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从“适应性”改革转向“预见性”改革,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目光锁定了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才和技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毗邻京津地区的优势。

  早在2008年,秦皇岛开发区就已经开始了与京津地区的对接与合作。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圈迎来发展新纪元。秦皇岛开发区紧紧抓住京津科技外溢和技术成果转化急迫的内在需求,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思路,敏锐把握大势,抢抓宝贵机遇,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在省、市大力支持、直接推动下,全力推进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的战略合作。2014年5月11日,中关村海淀园在全国设立的首个分园——秦皇岛分园正式开园揭牌,成为秦皇岛开发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溢的重要切入点。中关村海淀园与秦皇岛开发区借此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开展项目对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推进意向项目落地,并为落地后的项目提供持续跟踪服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秦皇岛开发区与中关村海淀园开展的合作对接,让中关村模式在秦皇岛开发区落地生根,创业环境得到改善,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创业大潮。双方通过在企业、项目、产业政策等方面互动交流,实现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自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揭牌成立以来,秦皇岛开发区积极探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尝试从“根”上将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复制”到分园。首家落户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e谷创想空间便是颇具代表性的自主运营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入孵企业74家;2016年7月,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正式启用,其汇集秦皇岛开发区、中关村等多方优势资源和服务模式,专业引导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目前,入孵企业33家。

  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

  2014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在秦皇岛开发区数谷翔园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北京化工大学和秦皇岛市政府联合成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充分挖掘高校教育、科技成果优势,搭建了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平台。也正是了解到该研究院在生物菌剂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积极寻求对接,并达成合作,为公司在环保设备研发、有机物资源化处理等方面予以指导。“作为高校来说,取得科研成果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成果落地转化。”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斌坦言。自成立后,北化工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已先后与20余家秦皇岛当地企业开展了有效合作,助力新产品问世、产业升级,让越来越多的高端技术成果真正服务社会、服务百姓。

  近几年来,秦皇岛开发区相继与京津著名高校合作共建了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其中,2014年成立的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研究院,致力于研究废水处理、废水再生利用与资源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为秦皇岛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目前,该研究院的产品已在本市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秦皇岛开发区不做无主见的“拿来主义”,而是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与京津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使科研成果实现转化的同时,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也获得了智力支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秦皇岛开发区还与中央科研院所携手,积极吸引尖端技术项目落地。依托中科院人才技术优势成立的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实行“科学家+企业家”引智新模式,开创了“科技研发在北京,生产推广在河北”的局面,引进地理所等10家科研院所的16个项目入驻,成立了14个实体企业和2个所企共建平台,逐渐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引领和服务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转化产业集群。

  着眼重点项目打造高端产业新城

  在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先进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目前,该公司已成为秦皇岛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多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在宏观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规划。在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中始终把这一产业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确立了以引进大企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主的思路。2005年,秦皇岛开发区积极推进与北京威卡威的合作,成立了子公司——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凭借多年与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上汽通用、沃尔沃、捷豹路虎等汽车配套服务的市场经验,十几年来,秦皇岛威卡威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了长足发展,在车门窗框以及辊压件领域被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战略合作伙伴——核心供应商,并形成了车门框总成、门柱饰板、不锈钢装饰件为主的产品方向。2018年,北京威卡威与秦皇岛开发区共同建设的北方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达产后可年产500万台套中高档车内外饰件及车身结构件。3月15日双方就共同建设的秦皇岛德龙年产30万台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项目签署协议,更将对加快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秦皇岛开发区积极引进能耗低、效益好、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绿色高端产业新城。

  2018年3月底,随着1号机组锅炉钢架顺利完成吊装安装,京能秦皇岛开发区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安装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截至目前,该项目主厂房框架结构已封顶。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供热能力1600万平方米,能够替代区域内小机组及一批燃煤锅炉,从而有效解决秦皇岛市海港区、开发区、北戴河区及周边区域的供热问题。

  中科院半导体所和秦皇岛纳川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河北第一条汽车电子封装测试专用产线填补了我国汽车电子领域的多项空白;千方科技打开了秦皇岛智慧交通市场;九次方数据、消防物联网产业园及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中心的研究院与质检中心等项目完成注册并逐步投入运营……

  在谈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秦皇岛开发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呈现良好局面。秦皇岛开发区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开发区,京津,协同发展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