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塑一小步,绿色一大步
“更新”不及时的土政策违背疫情防控科学原则
考场外没留一片垃圾,家长做了个好榜样
疫情防控需要多些未雨绸缪
警惕儿童玩具成害娃“凶器”
……
新闻速递: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到现在却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等负面效应。日前,一家餐饮连锁品牌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从6月30日起,北京、上海等地近千家该品牌餐厅的堂食及外卖率先实施,年底前覆盖全国该品牌所有餐厅。
人民日报:餐饮企业“减塑”的每一小步,都将成为影响生活方式、弘扬绿色理念的一大步。相比全球每年数亿吨的塑料垃圾而言,一家餐饮企业的举措或许是杯水车薪,但这体现着一种主动“减塑”的态度。面对生活惯性与便捷优势,不少人仍然不能把“减塑”的绿色生活理念付诸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餐饮行业从源头上堵住塑料制品滥用的口子,也是推动消费者改变习惯、生产者减少生产。限用塑料制品,要合理推出替代产品、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加大科研力度,研制环保、好用、低成本的替代产品,既是一片潜力无限的经济蓝海,更是“减塑”的治本之方。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与自然环境产生关联。从点滴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才能将“限塑”“减塑”转化为自觉行动,更好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新闻速递:“7月4日零时起,对全市低风险地区人员出京,不再要求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尽管北京放松对低风险地区人员的出京要求,一些地方却没有及时转变防控政策。据报道,在北京发布上述通知后,全国其他多个地方并没有因此改变当地的防控措施。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即使持离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也要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中国青年报:各地各自为政实行“土政策”,给公众生活和经济组织复工复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人们不希望再出现反弹的情况,但也不能过度乐观、掉以轻心。一旦再有地方出现本地疫情,如何实施精准管控,在防控与维持日常社会秩序之间取得平衡,不让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提高防疫水平的重点。一些地方对来自疫情地区人员的防控,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无疑违背了精准管控的原则。疫情防控是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如果不提高治理水平,还是沿用传统的治理思路,不仅妨碍商旅人士的出行,也会对本地发展造成困扰,还会影响其日常治理。有备方能无患,各地在开展防控时,理应不断改善方法,灵活调整防控政策,增加防控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从而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真正让科学在防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新闻速递:8日高考结束后,湖北武汉二中门口,有数千名家长接到孩子后陆续离开,环卫工人像往年一样来到现场,却发现没有留下一片垃圾,10多名环卫工扑了个空。
羊城晚报:特殊年份的高考,社会也是个大考场,维护健康、安全、文明的高考秩序,有关各方都面临考验。家长接送孩子没留下一片垃圾,无疑留下了一张“高分考卷”,既留给学子们一个心旷神怡的干净环境,又给孩子们做出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优良示范。能够达成如此高度的默契,足见市民秩序意识和文明素养的显著提升,这显然也与近年来有关方面大力倡导、推进文明建设是分不开的。我们从武汉二中门前无声的“清洁行动”,深切地感受到了可喜的变化与进步。“无垃圾现场”网络刷屏,清楚地表明,维护文明秩序、良好风尚,社会大众普遍期待、共同受益,同时提示我们,好习惯、好修养面前没有看客,感动更要行动、点赞更要看齐,见贤思齐才是硬道理。但愿大家在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文明秩序面前都能拿高分,交出新时代公民美德素养的优异考卷,但愿各种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成常态风景,但愿现场不留垃圾的文明景观不再成新鲜事、上热搜榜。
新闻速递:7月1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指出,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全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其中7月3日,大连和厦门海关分别从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目前我国已经暂停了德国、美国、巴西、英国等23家境外肉类生产企业产品的进口。
新京报:随着境外疫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带疫复工,冷链环节受污染的风险加大,对于其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不容大意。如果说此前的风险监测工作,多是基于可能性风险的一种未雨绸缪,那么确有病毒被检测出后,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防范,就理当有更严格、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障。要实现这一点,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信息互通,也要求国内的相关责任主体必须“守土有责”,不留死角和盲区,真正将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降到最低。在输入性疫情防控方面,此前主要是针对“人”的防控。而在新的疫情风险下,除了“防人”还要“防物”,防范新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这次在进口海鲜外包装上检测出病毒,是一种新的风险提示。有备才能无患。对于可能存在的疫情风险,多一点未雨绸缪和精准防范很有必要,对于疫情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有更多敬畏。唯有科学守住每一个风险口,才能有效捍卫当前防疫向好的基本面。
新闻速递: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三岁男孩浩浩半个月来老喊“肚子疼”,一开始父母还以为消化不良,没有太在意。后来一家人看电视,新闻讲到了一种儿童玩具磁力珠的危害,爸爸想起之前曾给孩子买过一盒作为礼物。于是一家人急急送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孩子肠胃破损严重, 手术从孩子身体里取出32颗珠子,这些珠子是分次被孩子误食进入身体的。医生说如果继续延误送医时间,后果将不堪设想。
钱江晚报:近年来,“儿童误服磁力珠”“磁力珠塞入体内”等新闻事件屡见不鲜,但一些家长还未意识到这类玩具的危险性。玩具对于孩子,就像伙伴一样。好的玩具,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亲密朋友,要能吸引孩子,要能开发智力,还要安全可靠,三者缺一不可。低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口欲期”,拿到什么东西都要往嘴巴里试一试、尝一尝,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误服或是呛入呼吸道,酿成悲剧。所以,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玩具是安全的,不仅要时时讲,更要日日教。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家长坚决不能乱买。想要通过玩具让孩子益智,家长先得有脑子,否则,好玩的玩具不好玩,益智的玩具不益智。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才能让玩具不至于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