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婷婷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青龙老粗布与苗族刺绣结合的手工艺品。
白婷婷正在刺绣。
白婷婷在织布。
店内各种苗寨手工艺作品。
在悠悠古韵的山海关古城里,有一家民族服饰手工体验馆,店主是苗族女子白婷婷。她将苗寨传统的扎染、蜡染、刺绣等手艺带到山海关,让更多人可以领略苗族文化的美好。8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店里,身穿苗族传统服饰,头戴苗族传统银饰的白婷婷正在一块青龙老粗布上刺绣。她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图案是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在苗族古歌里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是吉祥的象征。”店里挂着很多扎染、蜡染成品,扎染成品多为青(蓝)底白花图案,清新素雅,犹如一幅清白画卷。因捆扎技法的不同,扎染作品所呈现的图案、花纹也样式多变。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然后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会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饰和各种生活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今年50岁的白婷婷生长在贵州一个美丽深山里的苗寨。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妇女们就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百姓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情怀。苗族女孩从小就要学布艺手艺,白婷婷很小就跟着祖母及妈妈学做衣服、婴儿背带、绣鞋垫等,还要学习纺线、织布、绣花、蜡染、扎染等技艺。
20多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白婷婷离开苗寨,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民族博物馆服饰工作室,跟随中央民族歌舞团张顺城老师学习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传统服饰的打版及制作,又跟随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学习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和设计。
白婷婷聪明肯学,精湛的技艺很快得到认可。1995年,她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民族服装展览制作工作,获全国妇联、国家民委嘉奖。2001年,她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国民族服饰展演团”赴新加坡工作一个月。2003年,她参加中法文化年卢浮宫“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表演服饰制作。
2014年,白婷婷来到古城山海关,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深深吸引,决定定居山海关。从苗寨,到北京,再到古城山海关……一路走来,有艰辛,更有喜悦,有汗水,更有荣光。为了把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下去,2020年,白婷婷注册了“婷染”商标,以苗族刺绣和青龙老粗布进行家纺系列产品设计,制作成背包、钱包、纸巾盒、抱枕等一系列家庭实用产品,既美观又凸显时代内涵,也是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白婷婷说,这几年的就业创业得到了市、区妇联的大力支持,现在这个店铺也是市妇联帮忙联系的店主孙先生,由孙先生提供场地,白婷婷提供技术,两人共同经营。未来,他们还计划在青龙设立服务点,由白婷婷传授苗寨手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目前,白婷婷正在筹备制作五十六个民族传统服饰,想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她说,自己是一名手艺人,作为中华儿女,希望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文化和手工技艺继续传承下去。“长城是民族融合的一条纽带,而山海关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海关开设一个五十六个民族传统服饰展馆有着特殊的意义,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弘扬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白婷婷说。(记者 杜楠 李铎 实习生 刘亚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