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9月2日讯(记者 祖迪)9月2日上午,记者从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两个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市卫生健康委从基层、基础着手,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针对全市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基础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定了一批重大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包括市疾控中心、市第三医院迁建,市第一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创伤医学中心建设,市第二医院病房楼、市中医医院医学综合楼、县区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等19个项目,总投资69亿元。目前市第三医院迁建和市中医院医学综合楼建设已开工,其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组织实施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其中2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2个正在装修中,9月底前投入使用。遴选11个基础条件好、综合能力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医院建设单位,进一步扩大建筑规模,增加服务项目,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活动,各县区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改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条件,截至8月13日,全市已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总任务的97.8%, 9月底之前可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
规范医联体建设。全市已建立医疗集团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9个和3个专科联盟,覆盖5家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和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部运行机制,强化绩效考核,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选派89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涵盖内外妇儿等专业,派驻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后勤服务和物流配送“七大中心”,通过患者病历、影像资料、检验结果、床头呼吸机实时数据等信息共享,以及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手术示教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今年以来,医联体已为群众提供一体化、同质化健康服务126156人次,百姓足不出乡,就能够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深入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人员、工资、财务、药械、业务、管理、准入退出、培训教育、绩效考核、奖惩“十统一”要求,重点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监管,规范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配送和使用,村卫生室药品不低于260种。同时,各县区可根据自身诊疗能力和群众用药习惯,合理调整增加药品配备,保障群众就医的需要。
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抓紧升级改造秦皇岛市120调度指挥平台,强化院前急救、非院前转运、应急调度指挥、救护车管理等功能。将全市急救站点增至72家、急救车辆增配至105台,将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其中,进一步扩大急救站点覆盖面,缩短急救服务半径和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