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调价经济账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分析师耿雁冰 特约分析师张梦洁 北京地铁票价即将告别2元时代。 随着北京市发改委向社会征求公共交通票价改革意见于7月20日结束,公共交通调价方案共识渐渐成形:从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民意来看,大部分市民都赞同涨价,但认为幅度不宜过大。 北京市交通委曾提出地铁差异化票价的四种方案“仅高峰期调价”、“普遍调价”、“按里程计价”、“有涨有降”等,目前这些方案都在分析比较之中,尚无具体时间表。 比较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现行票制,按里程计价是普遍认可的方案之一,不过,各地计价标准略有不同。如天津按站数分段计程票制:2元起步,最高票价5元;上海计程票制:6公里3元,每10公里加价1元。 显然,对于北京、上海这样人流密集的特大城市,不适宜将分段计程票制设计得过于复杂,如广州、深圳设置了四档阶梯票价。 北京地铁能否通过价格调价手段,实现缓堵增收?调价对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这两大主体,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笔经济账需要细算。 政府:巨额亏损与涨价 北京现行地铁票价政策于2007年10月实施,除机场快轨以外执行全路网2元/人次的单一票制。这样的低票价,不仅全国最低,在全世界范围内除印度外也是最低的。 然而,靠低票价维系的地铁收入,难以冲抵运营支出,收不抵支造成的亏损额逐年扩大。 北京市发改委数据显示,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收入由2007年的11.7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2.23亿元,增长1.7倍。而同期运营支出,由2007年的13.4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6.84亿元,增长4倍。亏损额从2007年的1.69亿,扩大到2013年的34.61亿(图1),如果摊薄在同期32亿乘客身上,平均每人次亏损额约1.08元。 为此,北京财政每年补贴在公共交通方面的资金成为一笔巨大开支。仅2009年,北京公交补贴达到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铁补贴达到15.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地铁处于亏损状态,但巨额补贴不仅令北京财政指出压力倍增,更带来了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平衡局面。2012年,北京公共财政支出约78%用于民生领域,仅公共交通补贴一项就占到民生支出总额的7.9%左右,比医疗卫生支出都要高。 北京地铁此次调价有几个考虑,一为弥补巨额财政补贴,二为地铁超负荷运载的安全性隐忧,三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 在“巨额亏损”、“高额补贴”的前提下,地铁票价需要重新寻找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平衡点,既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满足多数市民出行的基本需求,又不至于带来过重的财政负担。 方法一:单一票价。 北京市发改委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铁进站人数为17.36亿人,同期支出66.84亿元,若要保持收支平衡,人均票价为66.84/17.36=3.85≈4元。 2013年,北京地铁平均乘距15.4公里。2007-2013年,路网平均运距约维持在10-15公里的范围(图2)。 如果按单一票制4元的标准来执行,在地铁客流量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地铁运营收入将增加一倍,可一定程度弥补收支差额。 方法二:计程票价。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提供的2013年乘客乘距分布情况(图3),出行距离4-17公里的乘客占总人数的52.1%。 综合沪广深的现行票制,假设未来北京采取“按里程计价”方案,票价标准假设为:0-6公里3元,6-16公里以内4元,16公里以上5元。 根据上述乘客乘距分布图,把乘客阶段出行距离比例简化为:6公里以内占20%;6-16公里占40%;16公里以上占40%。以2013年北京地铁进站人数17.36亿人为基数计算,若采取上述假设的分段计程票价,增收情况为:17.36×(20%×3+40%×4+40%×5)=72.91亿元。 可见,如按上述假设的分段计程方案,北京地铁营收也将翻倍,甚至略高于2013年支出的66.84亿元。同时,根据乘坐里程不同,让乘客合理地付费,也体现了公平原则。 个人:出行成本与收入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表1),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一般在5%-10%。 按照每月21.75个工作日,每天通勤出行2次计算,目前北京市民轨道交通通勤月均支出87元,而北京市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21元,轨道交通占每月可支配收入的2.6%。 依此,按照地铁调整为单一制4元票价计算,以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市民地铁月均支出翻倍至174元,占可支配收入5.2%,如果考虑人均收入的增长,这一比重还会低于5.2%。 实际上,在北京市民收入连年递增的大背景下,地铁支出费用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是逐年下降的。从2007年票价改革前到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从19978元增加到40321元,地铁月均支出占月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8.5%下降到2.6%。 从这个角度看,调价在可操作性和接受程度上,有一定实施基础。 而如果按照上述分段计程票制,北京市民乘坐地铁出行支出将分别增长1.5倍、2倍、2.5倍,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3.9%、5.2%、6.5%。即使按照最高的5元票价计算,轨道交通支出占个人可支配收入比重仍能控制在10%以内。 交通:“地上地下”的平衡 如果单单是涨地铁票价,而高峰时期的拥堵状况没有缓解,那么地铁票价改革的初衷——分流部分乘客到地面公交,实现地铁公交一体化的目标或难以实现。 而要改变市民出行方式,票价和市民收入水平二者的比价关系是关键,而公共交通的公益特性,又决定了其不宜大幅涨价。 一般意义上,刚需和弹性需求族,选择乘坐地铁还是公交,票价是一部分因素,更多还是会比较机会成本,综合票价、速度、准点、舒适度等多重因素。 由于地铁中长距离出行票价比公交便宜,地铁对公交的分流作用明显。近5年来,公交客流量呈波动下行态势,2013年地面公交客运量为48.4亿人次,比乘客高峰年的2009年下降了6.2%。 因此,要双轮同步驱动,“地上地下”平衡——地铁和公交各自定位要有所侧重。地铁要以吸引中长途乘客为主功能定位,起步价不宜设置过低,运用经济手段将短途乘客分流至公交上;而公交则可以短途乘客为主,有效供给中心城区大量短途乘客流动的需求。 目前地铁乘客乘距在5公里以下的占10%左右,这一部分人群转乘公交,更符合效益化原则。 从见效快、投资小的角度来看,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是重视地面公交。 以地面公交路权优先,划公交专用道,使其能够连续、成网,保障公交运行通畅、准点时率提高,进而提高地面公交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 毕竟,地面公交客运量仍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依旧是承担客运量的主力。 |
关键词:北京,地铁,票价,公交,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