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皇岛市借势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以解决百姓身边的“糟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抓手,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采取党建引领、源头防线、多元化解、联动扩展、严把入口5项措施,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强化党建统领,为基层善治提供组织保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诉源治理”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特别是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发挥村(社区)组织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意识。建立社会治理绩效激励评估制度,落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多元共治,将辖区“万人成讼率”、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率、民商事案件委托委派调解成功率等纳入综合治理目标考核。
“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为消除纠纷萌芽构筑源头防线。加强源头防范,健全完善网格联户、村“两委”联格、专职民调员联村(社区)工作机制,发挥网格长联户矛盾纠纷萌芽调处化解作用,推动力量下沉,建立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群众积极参与的“线下”基层事务管理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确保纠纷受理、分流、调解、跟踪等全流程覆盖,探索建立“互联网+诉源治理”调处化解运行模式,不断提升“线上”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效能。
强化及时化解机制,让“诉源治理”事半功倍。强化法院、行政、行业(民间)多元化解,积极推进律师调解、商会调解,从源头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矛盾纠纷解决中的职能作用,完善司法确认程序,推广网上司法确认“云”模式,实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快立快办,既减少了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缓解法院工作压力,又做到案结事了。
强化部门联动,扩展“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功效。在全市各县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由各部门派员入驻,丰富调解主体。同时,吸纳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形式、对抗程度不同,告知、引导群众理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努力实现群众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严把案件入口,有效减少诉讼案件增量。完善立案登记制,法院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同时,积极做好当事人的解释疏导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其他适当方式化解纠纷。以“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平台,拓展全方位诉讼服务功能,为当事人提供全面的诉讼指引类、便民服务类、诉讼辅助类等诉讼服务。严厉打击虚假诉讼,加大对虚假诉讼的甄别力度,重点关注民间借贷、追索劳动报酬等虚假诉讼多发领域案件。会同银监等部门,深化民间借贷协同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刑事犯罪,建立并深化“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应用,推动民间借贷案件持续下降。完善示范诉讼机制,对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通过示范诉讼、示范调解,运用典型案件,开展以案说法,达到解决一案、带动化解一片的效果。(记者 孙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