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秦皇岛频道>>健康

你是“全食族”吗

来源: 搜狐 作者: 孙丽红 2015-09-01 21:39: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全食”一说,可能很多人还觉得新鲜、陌生,或者有的人会理解成日/月全食,这里所说的“全食”是饮食上的一种说法,同“素食”一样,“全食族”、“全食物”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并逐步开始向全世界扩展,现在在我国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和实践。这些人都坚信,摄入“全食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当中的营养物质,获取更全面而丰富的营养,从而对人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如有的人吃香蕉不再剥皮,吃桃子、柿子等连皮带核往往一起吃等等,诸如此类,“囫囵吞枣”也由戏谑的成语变成了生活中的实践。

  全食不等于全营养

  “全食族”认为只吃菜叶不吃根、茎,吃水果只吃果肉不吃果皮、果核,都是对食物精华的浪费。因为这些被我们所丢弃的东西里也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植物化学物质等,那么从“全食物”当中是不是真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呢?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任何食物都有自身的利和弊,即使我们所认为对健康不利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也不是一点营养成分都没有,那看一个食物对人体的意义,主要是看它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利弊如何权衡。如我们所常吃的几大类食物,如谷类、蔬果、肉类和豆类,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对健康更多的呈现出积极有利的方面,当然这些食物里也会有亚硝酸盐、植酸、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和影响人体营养成分吸收的物质,但这些食物还是对健康更有利。而人们所反对食用的物质,如方便面,其也含有一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而且能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能量,但常吃这种食物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对之加以否定。

  同样,对于我们所丢弃的一些食物果皮和核仁,首先,我们不完全否定它们的作用,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但人们千百年来的进化历程中将香蕉皮和一些果仁之类舍弃不吃,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面既有口感的选择(口感不好,苦涩等),也有营养素、消化吸收利用和食物安全性方面的考量。特别是人们所丢弃的一些东西,如香蕉皮和果核等,不仅营养价值不高,甚至对健康有不利的影响。既如此,刻意追求“全食物”便没必要了。

  全食要有所选择

  当然我们对全食物还是要有所选择,有的食物全食,对健康更有利。如笔者曾提到的葡萄,葡萄皮含有的白藜芦醇,不仅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有抗癌能力;葡萄皮特别是紫葡萄皮,还含有降血压的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葡萄籽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是很强的抗氧化剂。而且葡萄皮和籽与果肉同吃,并不影响口感。再如芹菜,在日常饮食中,人们习惯于食用芹菜茎,芹菜叶往往无人问津。但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芹菜叶比茎的营养价值高。研究发现,芹菜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茎的88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茎的13倍;维生素B1的含量是茎的17倍;蛋白质是茎的11倍;钙则超过茎2倍。可见,芹菜叶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所以对于芹菜不妨叶和茎一起吃,如芹菜叶蛋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而香蕉皮、柿子皮虽然含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中每一种营养素的单位含量却微乎其微,要想从这些果皮里获得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摄入量需要非常之大,也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也难以消化吸收!

  全食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有些食物的果皮吃了会有害健康,例如红薯皮含碱量较多,食用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发芽马铃薯中含龙葵碱,特别在马铃薯皮的芽眼中,龙葵碱的含量尤其高,龙葵碱可刺激人体粘膜、麻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溶解红细胞等,产生相应症状,如出现咽喉部瘙痒和烧灼感、头晕并有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脱水、发烧、昏迷、脉搏细弱等症状。又如杏、桃、李、荔枝等果实的核仁中,含有毒苷类物质,能麻痹咳嗽中枢,过量食用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口苦涩、头痛、恶心、呕吐、重者见昏迷,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如何科学理解全食

  我们提倡“全营养”,是指全面均衡的膳食营养。一方面既要注意食物杂而多样化,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充分论述了全食的真正含义。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也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全面膳食,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其间还有一定的比例和搭配关系。故在饮食的选择和调节上,首先强调不可品种单一,注意全面膳食;还要注意每种食物都不能吃太多。饮食单一,营养供给就不平衡,满足不了需要。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关键词:饮食,文化,健康,营养

责任编辑:李兴双